律图

收养和代为抚养是一样吗?

2024-04-01 19:24 208人阅读

收养是指自然人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程序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代为抚养则是指生父母因无经济能力、患有严重疾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死亡等特殊原因不能或不宜直接抚养子女,而将子女委托他人代为照顾的行为。

收养和代为抚养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一、两种行为的目的不同

收养的目的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延续血统、继承家产、同情未成年人遭遇等,但追求的结果都是让本没有血亲关系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建立法律拟制的亲子关系,生父母作为送养人,其目的则是为了终止其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代为抚养的目的单一,生父母与代为抚养人都是从保障被抚养人的基本生存环境和维护被抚养人的合法权益角度出发,并不追求建立或消灭亲子关系的结果。

二、两种行为的成立要件不同

收养为要式的法律行为,收养关系的成立存在收养登记、收养公告、收养协议、收养公证、收养评估等多个形式要件。其中收养登记是收养关系的成立要件,不依法办理收养登记手续的,收养关系无效,即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而代为抚养关系的成立则没有特别的成立和生效要件,也不需要履行特定的法律程序,只要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与代为抚养人均自愿并达成一致意见且代为扶养人实施了抚养行为即可成立并生效。

三、两种行为的主体范围不同

根据法律规定,代为抚养人仅限生父母的亲属、朋友,被抚养人限于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而我国规定的收养人、被收养人的范围并不限于此,收养人只要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收养人条件的民事主体即可,被收养人除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外,还包括查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四、两种行为的法律后果不同

收养关系的成立使得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产生法律上的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这种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与自然血亲的亲子关系享有同样的权利义务。这就意味着它会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教育、对收养人老年的赡养扶助以及家庭财产继承等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同时,收养关系受法律保护,收养关系依法成立后当事人一方意欲解除的,需采取协议解除或诉讼解除的方式,否则合法成立的收养关系继续存在且有效,而代为抚养并不会发生上述法律效果。因抚养权为未成年人父母所享有的法定权利,故代为抚养人不会因其与被抚养人共同生活或对被抚养人照顾更多而获得被抚养人的抚养权。因此,被抚养人的亲生父母随时可以解除代为抚养的委托关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零七条 

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抚养人与被抚养人的关系不适用本章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三条  

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  

(一)丧失父母的孤儿;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  

(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五)年满三十周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您的权益,我的责任。若您后续需要法律服务的话,可以联系吴中律师。


1分钟提问,最快3分钟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6732 今日律师解答26224
推荐中
首页 > 律师文集 > 律师随笔 > 收养和代为抚养是一样吗?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4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