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子驾驶电动摩托车
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
又遇上未尽到注意义务的
共享电单车驾驶员
一场“风波”
由此引发
……
那么
在这起交通事故案件中
责任究竟该如何划分?
近日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法院
就审理了这样一起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01
案情简介
2023年7月30日早上,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未戴安全头盔、饮酒后驾驶套牌轻便二轮摩托车的王丽在道路上行驶,行驶过程中突然遇到张娟驾驶共享电单车在前方左转弯,发现情况后王丽立即驾车向左变更车道避让,却在避让过程中,撞上同向前方左侧车道由马强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尾部,造成王丽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
经交警部门认定,王丽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张娟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马强不承担事故责任。
王丽受伤在医院住院接受治疗35天后,经医院抢救无效去世。经鉴定,王丽系因交通事故颅脑损伤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而后,王丽家属将张娟、共享电单车公司及共享电单车投保的保险公司一齐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保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内按事故责任比例30%赔偿医疗费、鉴定费及死亡赔偿金等各项损失共计423311.67元,保险不足部分由被告共享电单车公司赔偿,不要求张娟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共享电单车公司辩称,其向消费者张娟提供的共享电单车是合格车辆,交通事故并非车辆质量引发,公司不应承担责任。公司的共享电单车已经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商业第三者险,不足部分应由张娟自行承担。
被告保险公司辩称,张娟驾驶的共享电单车没有与王丽发生碰撞,所以不应由共享电单车公司和张娟承担责任。受害人王丽在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情况下,饮酒后驾驶套牌机动车且未佩戴安全头盔,存在过错,属保险除外责任,保险公司也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02
法院审理后认为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
王丽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悬挂其他车辆号牌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时,在变更车道过程中与前方同向直行车辆发生碰撞、且未戴安全头盔,其交通违法行为在事故中的过错严重、作用较大,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张娟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在转弯过程中未注意观察后方来车,其交通违法行为在事故中过错轻微、作用较小,是造成事故的间接原因。
马强与该事故发生有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违法行为。
交警部门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清楚,责任划分适当,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王丽应承担70%的责任,张娟应承担30%的责任。
张娟驾驶的共享电单车已经由共享电单车公司在保险公司投保了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对于王丽家属的损失,由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范围内按30%承担,保险不足部分及保险免赔部分,由张娟按30%承担赔偿责任。
共享电单车公司在本次事故中无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王丽家属自愿放弃对被告张娟的赔偿请求权,是对其权利的自愿处分,不违反法律规定,法院予以确认。
03
法院裁判
综上,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限额范围内赔偿给王丽家属403941.67元;驳回王丽家属的其他诉讼请求。
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04
法官说法
车辆之间没有发生直接碰撞,是否需要承担交通事故责任?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碰撞”不是承担责任主要考虑的因素,在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当事人双方没有发生物理碰撞的一种交通事故形态,为“无接触交通事故”。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的过错行为与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是承担赔偿责任考虑的首要因素。
本案中,张娟驾驶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在左转弯过程中未注意观察后方来车,导致王丽在短距离内发现该车辆左转弯避让不及摔倒受伤。虽然两人驾驶的车辆未发生“碰撞”,但王丽受伤与张娟的驾驶行为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所以张娟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而王丽在道路上驾驶车辆,不仅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还饮酒后驾驶悬挂其他车辆号牌的机动车且未佩戴安全头盔,在变更车道过程中撞到同向直行前方车辆,过错严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样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共享电单车公司与保险公司是否要承担责任?
张娟驾驶的共享电单车由该共享电单车公司在保险公司投保了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在该交通事故中,法院认定张娟对损害结果承担30%的过错责任,对于王丽的损失,由该保险公司在赔偿限额范围内按30%承担,保险不足部分及保险免赔部分,由张娟按30%承担赔偿责任。而共享电单车公司在本次事故中无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只要在道路上行驶或者通行,都需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时刻注意观察交通动态,尊重各自路权,文明礼让。
在此提醒广大交通参与者,要充分认识到不系安全带、不佩戴安全头盔、疲劳驾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带来的严重危害和后果。增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摒弃交通陋习,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
转自:广西高院 2024年11月06日
【免责声明】 “邱朝芬律师”对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供读者参考,并请承担全部责任!
【版权声明】 本图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联系。
在观看直播过程中,一些观众为给守护的那个“Ta”打榜、PK,为其刷礼物、冲流量、发红包,个别还发展为线下男女朋友关系。可双方一旦关系崩裂,纠纷也随之而来,一方诉请另一方返还充值打赏款的现象并不鲜见。近日,重庆市忠县人民法院审结一起不当得利纠
前夫收到儿子的事故赔偿款后无偿转让给弟弟导致前妻未获分文赔款为追回钱款前妻诉至法院这是发生在柳州市鱼峰区的一起案件法院审理后依法撤销无偿转让行为保障失儿母亲权益01基本案情 柳晓与李家雄曾是夫妻,育有3个子女。2020年6月2日,柳晓与李家
分手后,爱没了情债如何解?当初写下的还款协议是有效还是无效?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吧!案情简介李某(女)与叶某(男)曾是男女朋友关系。2021年6月12日至2022年2月23日期间,双方合作经营某公寓项目,但未签订书面合作协议,亦未具体约定分红
2023年12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将“短距离醉驾”规定为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形,明确不具有从重处理情形
因为不满房东不退押金,男子韦某将房东屋内的冰箱、洗衣机、彩电、热水器等10件物品盗走,销赃获利820元。日前,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韦某上诉,维持原判:判决韦某拘役3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同时要求韦某退赔6000元。01基本案情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