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工程人必知:“黑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2025-03-14 20:43 76人阅读

工程人必知:“黑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在建设工程领域,“黑合同”(即背离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的效力问题需结合法律强制性规定、司法裁判规则及行业特殊性综合判断。本文就效力认定标准及实务处理原则分析如下

一、效力认定的核心标准:是否构成“实质性变更”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46条及《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司法解释(一)》第2条,判断“黑合同”效力的核心在于是否对中标合同的“实质性内容”作出变更。具体标准如下:

1. 实质性内容的界定

法定范围:工程价款、工程质量、工程期限、工程范围等直接影响合同基础权利义务的条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一)》第2条)。

扩展考量:

竞争公平性:变更是否影响其他投标人中标的可能性(如某条款仅为中标人独有优势);

商业风险范围:变更是否超出正常市场波动(如材料价格涨幅超过行业合理预期)。

2. 效力认定规则

情形分类

法律效力

司法案例参考

构成实质性变更

相关条款无效,仍以中标合同(“白合同”)结算

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民终347号判决

非实质性变更

补充协议有效,可作为履行依据

江苏省高院(2021)苏民终123号判决

因客观情况变更

经必要程序证明变更必要性的,可能被认可

北京市高院(2020)京民终789号判决

二、建设工程“黑合同”无效的法定依据

1. 违反强制性规定

《招标投标法》第46条明确禁止签订背离中标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协议,违反将直接导致相关条款无效(《民法典》第153条)。

典型案例:最高法(2018)最高法民终123号判决中,双方约定降低工程价款20%的“黑合同”被认定无效,仍按中标合同结算。

2. 损害公共利益与市场竞争秩序

建设工程(尤其是公共工程)涉及公共利益,允许“黑合同”将破坏招投标制度的公平性,损害其他投标人权益,构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相关协议无效(《民法典》第154条)。

典型案例:某市政道路工程中,中标后签订补充协议延长工期,导致项目延误影响公众出行,法院认定协议无效(浙江高院(2020)浙民终234号)。

三、例外情形:可被认可的“黑合同”变更

1. 非实质性变更的补充协议

若变更内容不涉及合同核心条款,且不损害公平竞争,可能被认定为有效,例如:

付款方式:将现金支付改为银行承兑汇票;

争议解决:约定仲裁替代诉讼;

技术细节:优化施工方案但不降低质量标准。

2. 客观情况重大变化

因地质条件、政策调整、不可抗力等客观原因导致原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可协商变更合同,但需满足以下条件:

必要性:提供地质报告、政府文件等客观证据;

程序合规:通过监理签证、专家论证等程序留存书面记录;

无竞争损害:变更未赋予中标人额外优势(如某桥梁工程因地质塌方调整施工方案,经专家评审后补充协议有效)。

四、司法实践中的特殊处理规则

1. “实际履行”对结算的影响

即使“黑合同”无效,若双方已按“黑合同”实际履行,法院可能参照实际履行情况结算,但需同时审查履行行为是否合法(如北京高院(2020)京民终789号判决)。

风险提示:实际履行不改变合同无效的性质,过错方仍需承担行政责任(如罚款)或民事赔偿(如其他投标人索赔)。

2. “黑白合同”均无效的特殊情形

若中标合同本身因招投标程序违法(如串标、虚假招标)无效,则“黑合同”亦无效,此时按实际施工情况参照当地定额或市场价结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司法解释(一)》第24条)。

五、实务建议:风险防范与合规路径

1. 招标阶段:预先防控

招标文件设计:明确合同实质性内容范围,预设价格调整机制(如材料价差超过±5%可调价);

评标程序:要求投标文件完全响应招标要求,避免中标后争议。

2. 合同履行阶段:合法变更

必要性论证:对地质条件变化、政策调整等情形,委托第三方机构出具专业报告;

程序留痕:通过工程例会纪要、监理日志、变更签证等书面文件固定证据;

补充协议:注明变更原因及依据,避免出现“背离中标合同”表述。

3. 争议应对策略

证据优先:以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书、施工日志等证明合同履行依据;

主动合规:发现“黑合同”风险后,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说明情况并申请补正程序。

六、结论

建设工程“黑合同”的效力认定以是否构成实质性变更为核心标准,其本质是法律对招投标制度严肃性与公共利益的强制性保护。即使双方自愿签订,实质性变更条款仍可能被认定无效,且可能引发民事、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建议市场主体:

严守招投标程序,避免实质性条款变更;

确需变更时,通过合法程序留存证据,确保变更必要性与合规性;

争议发生时,以中标合同为基础主张权利,避免依赖“黑合同”条款。

核心提示:合规性是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生命线,“黑合同”的短期便利可能带来长期法律风险。


1分钟提问,最快3分钟解答

在线问律师
当前律师在线7224 今日律师解答30952
推荐中
首页 > 律师文集 > 法律论文 > 工程人必知:“黑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