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当事人怒气冲冲的向我咨询重婚罪的法律问题,原来其外出打工期间,其配偶与他人同居了。当事人感到十分气愤及羞辱,声称要追究对方重婚责任罪的法律。那么,她的配偶行为构成重婚罪了吗?
重婚罪的定义
重婚罪, 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中所谓“有配偶”是指男人有妻、女人有夫,而且这种夫妻关系未经法律程序解除尚在存续;如果夫妻关系已经解除,或者因配偶一方死亡夫妻关系自然消失,即不再是有配偶的人。所谓又与他人结婚,包括骗取合法手续登记结婚的和虽未经婚姻登记手续但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的事实婚姻。所谓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指本人虽无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而故意与之结婚的(包括登记结婚或者事实婚)。此种行为是有意破坏他人婚姻的行为。
重婚罪的认定标准
基于事实上的重婚、变相纳妾、第三者插足等行为,是对夫妻忠实义务的违反,它严重侵犯无过错方的同居权、贞操保持权等一系列配偶权利,是对家庭、社会稳定的严重危害行为。由此决定法律应当对重婚者予以刑事惩罚。但是重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在处理重婚案件时,罪与非罪的界限往往难以区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
要区分重婚罪与有配偶的妇女被拐卖而重婚的界限。
近几年来,拐骗、贩卖妇女的犯罪相当严重。有的妇女已经结婚,但被犯罪分子拐骗、贩卖后被迫与他人结婚,在这种情况下,被拐卖的妇女在客观上尽管有重婚行为,但其主观上并无重婚的故意,与他人重婚是违背其意愿的、是他人欺骗或强迫的结果。
要区分重婚罪与临时姘居的界限。
姘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而临时在一起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不构成重婚罪。最高人民法院1958年1月27日在《关于如何认定重婚行为问题的批复》中指出:“如两人虽然同居,但明显只是临时姘居关系,彼此以‘姘头’相对待,随时可以自由撤散,或者在约定时期届满后即结束姘居关系的,则只能认为是单纯非法同居,不能认为是重婚。”
从情节是否严重来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
在实践中,重婚行为的情节和危害有轻重大小之分。根据本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所以,有重婚行为,并不一定就构成重婚罪。只有情节较为严重,危害较大的重婚行为,才构成犯罪。根据立法精神和实践经验,下面两种重婚行为不构成重婚罪:
(1)夫妻一方因不堪虐待外逃而重婚的。实践中,由于封建思想或者家庭矛盾等因素的影响,夫妻间虐待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一方,尤其是妇女,因不堪虐待而外逃后,在外地又与他人结婚,由于这种重婚行为的动机是为了摆脱虐待,社会危害性明显较小,所以不宜以重婚罪论处。(2)因遭受灾害外逃而与他人重婚的。因遭受灾害在原籍无法生活而外流谋生的。一方知道对方还健在,有的甚至是双方一同外流谋生,但迫于生计,而不得不在原夫妻关系存在的情况下又与他人结婚。这种重婚行为尽管有重婚故意,但其社会危害性不大,也不宜以重婚罪论处。
三、重婚案件的管辖权
重婚案件属于自诉案件,由受害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追究对方刑事责任。
《刑事诉讼法》第 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二条规定“犯罪地是指犯罪行为地”。
基于重婚案件的特殊性,“更为适宜”应理解为更为有利于被害人起诉,在重婚案件中,被告人居住地应包括有重婚犯罪行为的所有被告人的原户籍所在地、各重婚犯罪行为地。所有被告人的原户籍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犯罪行为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对被害人选择其中之一提起自诉的,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
必须提醒的是,重婚与有配偶者同居都是婚外与他人同居的行为,但是两者的法律定义不同,重婚系是以夫妻关系的名义共同生活,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则不是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行为将承担民事责任,而重婚是破坏国家婚姻制度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将两者区别开来。
内容来自网络
法律意见书河南昊宏律师事务所受蒋**委托,指派我作为其本案的辩护人,通过查阅卷宗材料,结合庭审情况,我方发表辩护意见如下:一、我方认为,蒋**构成属于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
羁押必要性审查申请书申请人:牛晓儒,河南昊宏律师事务所律师,执业证编号14113xx108,执业地址南阳市宛城区独山大道银河时代广场,被告人王*的辩护人,联系电话:申请事项:申请对犯罪嫌疑人王*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对其变更强制措施,办理取保
今天下午在法院调解一个追索赡养费的案件,本案中原告已经八十多岁了,被告是他的独子,现已四十多岁。根据原告陈述,被告的房产、车辆、结婚等都是原告一手操办的。现在原告老了,干不动了,被告对其打骂,赶出家门。被告不认可原告的说法,坚持称上述财
“家中一亲戚让我以自己名义替他贷款18万元人民币.现已过三年但一直不还银行利息.现在银行找上门来让我还款,请问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上述情况就属于典型的借名贷款纠纷。 借名贷款,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借助第三方向金融机构办理贷
昨天一个女同志来咨询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问题,提到房产时,说婚后有一套房产是她老公卖了他自己婚前房屋,用售房款买的,离婚时能否分割这套房产。 能否分割,需要看该房产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离婚诉讼中,当事人经常会对一方用婚前个人存款
咨询
图文
知识1645人阅读
咨询
图文
知识10016人阅读
咨询
图文
知识1458人阅读
咨询
图文
知识2206人阅读
咨询
图文
知识2333人阅读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