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转账记录不能直接认定合伙关系,合伙关系需具备共同出资、经营、收益、共担风险等特征,转账记录无法体现合伙合意。认定合伙关系可采取这些措施:寻找合伙协议;没有书面协议时,收集聊天记录、录音等证明达成合伙意思表示的材料;保留参与经营管理的相关凭证。合伙纠纷中,法院会综合全案证据判断,故要注重证据收集保管。
合伙开店股东挪用资金要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民事上,依民法典侵害其他合伙人权益,其他合伙人可要求返还资金、赔偿损失、追究违约责任。刑事上,挪用资金符合条件构成挪用资金罪,会面临相应刑罚。解决措施包括:发现挪用行为后及时协商并保留证据;协商无果通过民事诉讼追究民事责任;符合刑事立案标准向公安机关报案。
合伙人出资违约需承担多方面责任。对内,违约方要依协议支付违约金、补足出资,赔偿其他合伙人损失,承担未足额出资带来的不利后果;对外,未足额出资者要在未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清偿责任,还可能被除名。解决建议包括:合伙协议明确出资时间、金额及违约责任;合伙人诚信出资;发生违约时其他合伙人及时协商追责。
口头合伙无书面合同,认定合同欺诈需从四方面判断:存在欺诈行为,如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有欺诈故意,即让对方陷入错误认识并作出不利表示;被欺诈方因欺诈陷入错误认识;基于错误认识作出合伙意思表示。满足条件可认定欺诈。解决措施有:被欺诈方积极收集证据,向法院请求撤销合伙关系,要求欺诈方赔偿损失。
合伙人退伙的责任承担情况分三种。普通合伙人退伙后,对退伙前基于合伙企业的债务仍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合伙企业人合性强,债权人信赖整个合伙期,退伙人不能免责;有限合伙人退伙以从有限合伙企业取回的财产为限担责,符合其有限责任特性。此外,退伙时若有债务分担约定,内部依约执行,但不得对抗外部债权人。
合伙清算诉讼请求合理必要,能保障合伙人合法权益。一是要全面清查与分配合伙财产,严格按约定或出资比例进行,合伙人需提供财务凭证;二是确认出资额及比例,出资不实要补足,提供出资证明;三是合理分担债权债务,做好记录和证据留存,多担债者可追偿;四是清算费用由合伙人承担,保留费用票据;五是可就个别合伙人过错致损请求赔偿,提供相关证据。
合伙企业违约责任人认定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看合伙协议,未按约定履行出资等义务的合伙人构成违约,如未按时足额出资。二是遵循法律规定,违反合伙人基本义务致损的需担责,如执行事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三是考量实际行为与后果,判断行为与损失有无因果关系。解决措施包括明确协议违约责任、加强法律培训、建立监督机制。
合伙协议转让分内部转让和对外转让,条件差异大。内部转让时,合伙人向其他合伙人转让财产份额,仅需通知他人,因其不影响合伙企业人合性。对外转让要求更严,除协议另有约定,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且他们有优先购买权。受让人受让后修改协议成为合伙人。建议制定协议明确转让规则,转让按规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