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补偿款是否为夫妻财产要分情况。婚前一方取得承包地,婚后被征收,补偿款一般为个人财产;婚后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款通常属夫妻共同财产,因家庭承包收益归家庭共有。实践中关键看取得时间和性质,难以区分时,可结合土地来源等判断。如婚前承包婚后共同经营,补偿款可能部分属共同财产,建议结合实际梳理情况认定。
申请解除离婚后房贷偿还责任,首先要明确房贷性质。若为夫妻共同债务,需在离婚协议中明确债务承担方式,如归一方偿还,然后双方带身份证、离婚证、离婚协议等材料到贷款银行申请变更还款人,银行审核通过后办理变更手续。若为个人债务,由负债方自行承担。关键是确认性质、备好材料办手续,避免纠纷。
无财产协议离婚包含多方面内容。申请时,夫妻双方要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提交身份证、结婚证等证件和证明材料。审查环节,婚姻登记机关会审查材料、询问情况,看双方是否自愿离婚且就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协商一致。符合条件的予以登记、发证,婚姻关系解除。同时,要明确子女抚养和债务处理相关问题,整个过程需依法依规保障双方权益。
财产分割纠纷案件律师收费无统一标准,常见计费方式有三种。按比例收费,依据涉案财产标的额一定比例收取,如50万标的额案件按3%5%收1.5万2.5万元;计时收费,按办理案件工作时间计费,每小时几百元不等;风险代理收费,前期少收,后期按案件结果较高比例收,如胜诉后按获赔10%30%收。收费受案件、律师、地域等因素影响,建议多咨询再确定。
婚前与父母共同贷款买房,分割方式有明确规定。先确定房屋产权归属,若登记在本人及父母名下为按份共有,无约定份额则按出资比例确定。婚后共同还贷及对应增值部分,由产权登记方给予补偿,补偿金额按“共同还贷本息÷购房成本×房屋增值部分”计算,还给出具体例子说明。分割可协商,协商不成可诉讼解决。
口头婚前财产协议在内容为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违法违规且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时有效,因为民事法律行为可采用口头形式。不过,口头协议存在举证困难问题,发生纠纷时主张方需承担举证责任。相较而言,书面协议更易固定证据。为避免纠纷和举证麻烦,建议以书面形式订立协议并签字,明确婚前财产范围。
《民法典》规定,离婚后若发现一方有隐藏、转移等恶意侵害夫妻共同财产行为,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再次分割,诉讼时效为三年,从发现之日起算。若不存在恶意侵害情形,单纯对离婚财产分割反悔,应在离婚后一年内请求变更或撤销协议,法院审理未发现欺诈、胁迫等情形,会驳回请求。
婚内财产分割基于婚姻存续期间财产状况。若婚内财产已用完,通常无剩余财产可分。不过存在特殊情况,一方若有隐藏、转移等严重损害夫妻共同财产利益行为,另一方离婚时可请求再次分割。若财产处分属恶意损害对方权益,法院审查后会酌情判过错方补偿。需举证不合理处分情况,由法院综合判定分割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