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几年前和朋友一起创业,他投资作为隐名股东,我是显名股东。现在因为意见不合想解除股东协议,我想问一下大家,这种情况下隐名股东解除股东协议,怎么处理之前的投资款和股权呢?

帮助10人 4.3w浏览 匿名 2020-07-06 浙江嘉兴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股权代持协议解除后,隐名股东有权要求显名股东返还代持股权。显名股东返还代持股权,类似于将代持股权无偿转让给隐名股东。如果隐名股东是公司外部第三人,显名股东须将返还事宜书面通知公司其他股东征求其同意。
    全文
    7 2020-07-06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将实际出资人变更为登记股东的显名登记,对公司而言,符合股权转让中股权变更登记的表征。而在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的关系中,因股东权利实为实际出资人享有,实际出资人显名并非是名义股东向实际出资人出让股权,而是结束双方的代持合同关系。名义股东已履行代持协议约定的合同义务,实际出资人请求解除代持合同并由名义股东向其返还股权款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全文
    13 2020-07-0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9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隐名股东解除股东协议,怎么处理之前的投资款和股权呢?
一键咨询
  • 金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5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6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2****17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4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0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3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7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3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6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0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3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1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0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7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4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8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6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绍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8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4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8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2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2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5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1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5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4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温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2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1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4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湖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6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7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7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杭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舟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宁波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衢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3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7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4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0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77****794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34****491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0****963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隐名股东怎么转化为显名股东呢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隐名股东怎么转化为显名股东呢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没有抢到东西构成抢夺罪幺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刑法理论上,我们将抢劫罪区分为预备、未遂以及既遂三种形态。
其中,未遂形态是指犯罪嫌疑人已经开始着手实施抢劫行为,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地将被害人的财产占为己有,即虽然犯罪意图已经实践,但因某些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其未能成功得逞。
比如,当犯罪嫌疑人试图从被害人手中抢走财物,却遭遇反抗或其他意外情况,使得他无法顺利取得财物。
这种情况便属于抢劫罪的未遂形态。
而既遂形态则是指犯罪人在实施抢劫行为的全过程中,成功地将被害人的财产据为己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三条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4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广东惠州聚众斗殴罪律师辩护有用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当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对于诉讼案件的处理我们更应注重法律的运用、证据的确立以及诉讼策略的制定。
因此,为了确保你能够得到最佳的法律支持,聘请律师担任你的代理人无疑是最为明智之选。
或者说,即使你无法承担高昂的律师费用或者没有足够的时间亲自处理案件,你至少也应该提前与律师进行深入的咨询交流。
首先,律师精通法律法规,具备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他们可以迅速地协助你理解法律关系的本质,明确纠纷的核心争议焦点,或者找出你所面临的法律事务的主要问题或阻碍,甚至预测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问题。
其次,律师能够为你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你理清思路,抓住问题的关键;
再次,律师对仲裁或诉讼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程序性事务了如指掌,这使得他们能够极大地提升仲裁、诉讼工作的效率,并帮助你从容应对司法机构的各项要求和安排;
最后,律师作为你的代理人,必定会全心全意地保护你的合法权益,同时在调查取证、查阅案卷以及参与仲裁或诉讼活动等方面,相较于普通公民而言,他们享有更多的便利和权利,这将有助于案件或法律事务的顺利处理。
总的来说,纠纷或各类法律事务的解决,需要依靠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律师丰富的执业经历,无疑能为你处理这些棘手的法律难题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种知识和技能,并非仅仅通过阅读几本法律书籍就能获得,它可能成为你赢得诉讼的决定性因素。
法律依据:
《律师法》第三十五条
受委托的律师根据案情的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可以向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隐名股东如何退出投资
隐名股东退出投资的方式就是靠老股转让或被并购方式退出。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所以有关的当事人需要注意其中的规定。
10w+浏览
公司经营
一人自然人股东法律责任包括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自然股东需履行的义务通常涵盖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按照约定缴纳其承诺认购之股份;
其次是要严格遵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再次,不得擅自利用公司的独立法人地位进行不当行为;
最后在公司面临破产清算之际,需要在其认购的股份金额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
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公司股东须始终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自身股东权益,严禁滥用股东权力侵犯公司或其他股东合法权益;
同时也禁止利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的便利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切身利益。
对于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力给公司或其他股东带来损失的情况,应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若公司股东滥用公司独立法人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并严重侵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则应对公司债务承担起连带责任。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
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隐名股东投资权益有什么?
隐名股东的投资权益如下,隐名股东可以获得投资的收益,享受投资的分红;隐名股东对于显名股东无权处分享有追偿权,当对于投资权益归属问题存在纠纷时,隐名股东可以向名义股东主张自己的权利。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出事故划责任有问题怎么投诉
[律师回复] 解析:
若遭遇交通事故处理不当,当事人有权向上级交警部门提出投诉,该项投诉须于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正式送达之日起的第三日起算,若当事人在此期限届满后方才提交复核申请,则将被视为自动放弃,且本单位会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请人相关情况。
关于交通事故处理的具体流程如下:
首先,接收到当事人或其他知情人的报案信息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照其管辖权限决定是否立案;
其次,在受理案件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立即派遣专员赶往现场,展开救援行动,保护伤者生命安全以及维护财产权益,同时对现场进行详细勘察,搜集相关证据;
再次,在查明交通事故真相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事故当事人的违规行为与其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之间的关联性、影响程度等因素,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进行明确认定;
然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肇事责任人采取警告、罚款、吊销驾照、拘留等处罚措施;
接着,对于交通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事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按照相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的划分,确定相应的赔偿比例,并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若双方当事人均同意达成协议,则由事故调解人员负责起草并发放损害赔偿调解书;
最后,若双方当事人未能在法定期间内通过调解解决争议,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终止调解程序,并向双方当事人发放调解终结书,允许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一条
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或者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证明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
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同一事故的复核以一次为限。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6954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工会同意开除员工手续怎么办理
[律师回复] 解析:
(1)知会工会组织:
待用人单位或本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终止劳动合同事宜向工会组织通报之后,工会有权对所述事项表达观点意见;
随后,经全面研究、权衡工会建议后制定对应处理措施,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工会组织最终决议。
(2)妥善安排工作移交:
在决定解聘某位员工后,用人单位应依据相关规章制度,为其提供合理的时间进行工作交接。
(3)及时结算薪酬福利:
在员工顺利完成工作交接手续后,财务部门有责任按照既定程序核算并发放该员工的所有薪资及其他相应福利待遇。
(4)正式解除劳动关系:
在员工圆满完成工作交接且所有薪酬福利均已结清的情况下,劳动合同即刻解除,双方之间的雇佣关系自此终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投资性房地产应遵守哪些法律规定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财务会计领域中,投资性房地产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这类土地使用权通常是由企业通过公开招标或者转让的方式获得,然后再以经营租赁的形式对外出租。
其次,已出租的建筑物。
这部分建筑物通常是企业所拥有的产权,以经营租赁的形式对外出租。
再次,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此类使用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取决于管理者的持有意愿。
然而,投资性房地产也具备自身拥有的显著特点。
首先,从本质上讲,投资性房地产被视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之一,因此,其相关收支会反映到“其他业务收入”以及“其他业务成本”科目之中。
其次,它所包含的范围与性质、用途以及状态均与传统意义上被纳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范畴的房地产有所不同。
再次,投资性房地产具有明确的可计量特性及对外出售的可能性。
这种区别使得投资性房地产可以进行独立的价值评估和确权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九条
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按照出让合同约定已经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按照出让合同约定进行投资开发,属于房屋建设工程的,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形成工业用地或者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转让房地产时房屋已经建成的,还应当持有房屋所有权证书。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隐名股东如何撤回投资款
隐名股东撤回投资款的方法有两种,第1种是把股权转让给别人,第2种就是让公司收购自身的股权,但无论是通过哪种方法撤回投资款的,都必须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隐名股东不能私自抽逃出资。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1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隐名股东的投资款交给谁?
隐名股东的投资款一般是直接交给显名股东,由显名股东以出资人的名义直接交给公司,成为此公司的合法股东,而对于隐名股东一般与显名股东都是有持股的协议,从而按双方约定的方式来获得利润。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可导致免除民事责任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众多的情形下可以免于承担民事责任,这些情形包括但不限于:
1、所有的损害皆为原告与被告之外的第三方过失所引发的;
2、由于不可抗力,也就是那些无法预见、不可避免以及不可战胜的客观现象在导致的损害;
3、如果为了捍卫自身以及他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遭受非法侵害,而对正在施行非法侵害的主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所造成的损害;
4、若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利益以及其他各项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潜在威胁,必须采取避险行为所带来的损害;
5、在自愿实施紧急救援过程中,若因此给受援者带来了损害,那么救助者将无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第一百八十一条
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正当防卫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二条
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
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三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第一百八十四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