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想知道关于新闻侵犯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的案例,最好是内蒙的案例

帮助5人 4w浏览 匿名 2020-10-19 呼和浩特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隐私权与名誉权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隐私权与名誉权主体不同。  隐私权仅自然人享有;而名誉权不仅自然人享有,法人、其他组织也享有。
    2、隐私权与名誉权客体不同。  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或不宜公开的秘密;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特定人的社会评价。
    3、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方式不同。  侵害隐私权的方式常见的是未经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而披露、传述、散布、窃取他人的个人隐秘事项;而侵害名誉权的方式常见的是侮辱和诽谤。
    4、隐私权与名誉权侵害的内容不同。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人散布、公开的内容并非捏造、虚构的,而是事实;而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人散布的内容是捏造、虚构的.并非事实。
    全文
    10 2020-10-1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57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想知道关于新闻侵犯隐私权、著作权、名誉权
一键咨询
  • 134****58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6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6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锡林郭勒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5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拉善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0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8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赤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包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彦淖尔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辽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8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0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和浩特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5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6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尔多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2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和浩特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尔多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拉善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2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和浩特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1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2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0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兰察布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83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0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8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辽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锡林郭勒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赤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6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6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7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彦淖尔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拉善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0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鄂尔多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8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4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7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赤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彦淖尔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包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彦淖尔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44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6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3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2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0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拉善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通辽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8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1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赤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2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2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和浩特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4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4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6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呼伦贝尔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2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5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3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彦淖尔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6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1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0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81****943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77****793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8****149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新闻报道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没有相关部门认定结论以及司法鉴定结论支撑下,即在新闻报道中作出案外人的死亡与原告的诊疗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的认定,被告对所涉当事人的姓名没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原告的住所及执业证件予以曝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2024浙江省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特定机构内的职员,如果通过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私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三万元及以上,应当作为刑事案件予以立案追诉。关于具体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的规定,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首先,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较大(即超过三万元),那么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
其次,如果涉案金额巨大(即超过二十万元),则将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也会被处以罚金;
最后,如果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即超过一百万元),那么将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仍然需要承担罚金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协商私了算不算敲诈勒索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明确区分协商私了与敲诈勒索之间的差异:
首先,若是行为人在实施相关行为时,采用了恐吓或者威胁等手段,并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到了他人的财产,那么这种情况便符合敲诈勒索的定义;
然而,若同样的行为人虽然采取了类似的手段,但却通过合法的方式获得了他人的财产,那他并不构成敲诈勒索。因此,我们需要关注的核心在于获取财产的方式是否合法。
其次,如果协商私了的内容本身是合法的,那么即使行为人在过程中使用了恐吓或者威胁等手段,也不会被认定为敲诈勒索;反之,如果协商私了的内容是非法的,并且行为人还使用了恐吓或者威胁等手段,那么这就可能构成敲诈勒索。
最后,轻微程度的敲诈勒索行为将导致行为人承担行政责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例如治安拘留、罚款等);而严重的敲诈勒索行为则可能构成犯罪,需按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怎么办?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作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具体情况下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情况来进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职务侵占罪公务人员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法条之规定,在处理职务侵占罪这一刑法规则时,我们设立了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两种不同的法定量刑标准,分别对应着较轻和较重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具体而言,对于构成犯罪的行为人,如果其身份属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的公职人员,或者属于由上述国有机构直接委派至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工作的人员,将按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以及第三百八十三条的具体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其中,第一类人员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而第二类人员则可能被判处更为严重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被课以没收个人财产的附加刑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2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新闻报道避免侵犯名誉权怎么做
在新闻报道当中最好进行化名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虽然新闻报道尽量不会做到失实但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名誉权,所以一般不会有真实姓名的存在,否则当事人也是有权利主张赔偿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新闻报道中侵犯名誉权的案件怎么处罚?
新闻报道中侵犯名誉权的案件的处罚是: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另外如果造成了精神损失的,还需要对精神损失赔偿进行认定,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职务侵占罪立案需要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们对职务侵占罪进行举报之后,若该案件符合法定条件,交由司法机关进行调查则必须立即予以立案。
然而,若犯罪事实显而易见且情节轻微,经司法机构评断无需追诉的情况下,是不予立案的。而对于侵占金额较大,足以构成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必须按照法律法规予以严格处理,追究其刑事责任。从逮捕嫌疑人到提起公诉,整个过程大约需要耗时三个月左右。
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财产非法据为己有的,若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缴纳罚金;若涉案金额巨大,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缴纳罚金;若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仍需缴纳罚金。
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的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委派至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如有上述行为,也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95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外商企业职务侵占罪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职务侵占罪,该罪名意在指控公司、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特定人员,在其职务的便利条件下滥用职权,擅自将所属单位的财务据为己有,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了较大标准的违法行为。这一犯罪的主要构成要素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财产所有权。职务侵占罪所侵害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财物,其中既包括有形的动产,也包括无形的不动产。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形式为,行为人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条件,非法侵占本单位的财物,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了较大标准的行为。
具体来说,这种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1.行为人必须是通过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来实施侵占行为;
2.行为人必须存在实际的侵占行为;
3.行为人的侵占行为必须达到涉案金额较大的标准。
(三)犯罪主体——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种特殊的主体,它包括了公司、企业或者其他机构的特定人员。
(四)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的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机构财物的明确意图。也就是说,行为人试图在经济领域内获取对本单位财物的占有、收益以及处分权。
至于行为人是否已经实现了这些权利,或者是否正在行使这些权利,都不会影响到犯罪的成立与否。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侵占罪5000以上以下怎么判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职务侵占罪的既遂认定,通常情况下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倘若涉案金额庞大,则可能被处罚款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且还可能面临没收个人财产的附加刑罚。在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如果存在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据为己有的现象,且涉案金额在五千元到一万元之间,那么就应当启动刑事诉讼程序进行追究。关于职务侵占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的员工,如果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那么这些犯罪嫌疑人将会受到人民法院的审判,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次,如果职务侵占的涉案金额特别巨大,那么犯罪嫌疑人将会被人民法院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同时还可能面临没收个人财产的附加刑罚。对于职务侵占罪的既遂认定及其相应的定罪量刑标准,具体如下:若涉案金额较大,则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若涉案金额极其庞大,则犯罪嫌疑人将会被判处五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并且还可能面临没收个人财产的附加刑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中的员工,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的违法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新闻报道标题侵害名誉权后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新闻报道标题侵害名誉权后应该承担支付经济赔偿金的责任,此时娱乐记者已经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只要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民事主体,在掌握证据的前提之下提出赔偿的请求,侵害主体就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一般名誉权侵害案件并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职务侵占罪主体不可能包括哪些人群
[律师回复] 解析:
职务侵占罪应当由公安机关进行立案并负责展开深入的调查与侦查。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职务侵占罪的主体并不包括国家安全机关的工作人员,而仅仅局限于公司、企业或其它各类单位内部的工作人员,其中尤以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为甚。关于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调查与侦查工作,均应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除非法律另有明确规定,否则不应由检察机关直接介入或刑事侦查部门独立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职务侵占罪可以排除在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之外,因此,公安机关对于此类案件的调查与侦查工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