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你好,问一下新闻侵害名誉权应承担什么民事责任

帮助5人 3.9w浏览 匿名 2022-10-18 安徽淮南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赔偿受害人的财产损失和非财产损失。非财产责任主要包括停止损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和道歉。
    在新闻侵犯名誉权的案件中,非财产责任的适用十分普遍。如果在新闻报道时,对他人造成一定程度伤害,应当停止侵权,如果新闻侵权行为已经发生并没有停止,受害人可以请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全文
    14 2022-10-1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17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你好,问一下新闻侵害名誉权应承担什么民事责任
一键咨询
  • 135****08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8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3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0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8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1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3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5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2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8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4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4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1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4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7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8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3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4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5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8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3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4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8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55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6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3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6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8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2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2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4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4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0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8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1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5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8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3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81****8126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77****872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35****130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新闻报道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没有相关部门认定结论以及司法鉴定结论支撑下,即在新闻报道中作出案外人的死亡与原告的诊疗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的认定,被告对所涉当事人的姓名没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原告的住所及执业证件予以曝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新闻侵害名誉权有哪些形式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事实不真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2、褒扬性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3、评论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4、言词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5、图片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新闻侵害名誉权表现有哪些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事实不真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2、褒扬性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3、评论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4、言词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5、图片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怎么办?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作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具体情况下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情况来进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91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方式有哪些
新闻侵害名誉权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事实不真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2、褒扬性新闻失实侵害名誉权。3、评论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4、言词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5、图片失实导致新闻侵害名誉权。
10w+浏览
职务侵占罪还款了能立案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前,若被告已经将其涉嫌的职务侵占行为所涉及的财产归还给原公司,那么该案件即使已经满足职务侵占罪的成立条件,也应当认定为犯罪行为的既遂形态。
然而,如果在立案之前,被告能够积极主动地向公司偿还所侵占的财物,并且得到了公司的谅解,同时公司也表示愿意放弃对被告的刑事追责,那么公安机关有可能会考虑不予立案或撤销案件。
关于这方面的法律规定如下: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的规定,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的财务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
对于数额较大的,应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而对于数额巨大的,则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附加没收个人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4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