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因为我是做新闻行业的,然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时不时的会写明一些人的事情,如果说我们把事情公之于众,算是侵犯别人的名誉权吗,想知道如何避免侵犯名誉权?

帮助5人 3.9w浏览 匿名 2019-07-06 湖南邵阳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理
    (一)、名誉权的权利内容
    1、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名誉既然是社会对于一个公民的各方面的综合评价,这种综合评价是公民长期以来生活作风、品德、才能和素养的客观反映,因此对于该具有客观性的评价,公民有保持这种评价的完整性、客观性的权利
    2、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诉讼是维护自己权利的合法方式,也是名誉权权利内容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二)、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理方式
    1、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
    2、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
    3、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
    4、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起诉。
    由此我们可知,侵犯名誉权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二是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己的权利。
    二、侵犯名誉权的认定
    (一)、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侵权人实施了侮辱、诽谤等行为。所谓侮辱是指以语言或行为公然损害他人人格,毁坏他人名誉的行为。侮辱既可以以口头方式进行,也可以以行为方式进行。其表现形式是将现有的缺陷或其他有损于人的社会评价的事实扩散、传播出去,以诋毁他人的名誉,让其蒙受耻辱,可以称之为“以事生非”。
    所谓诽谤,是指捏造和散布某些虚假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诽谤的方式有口头和文字等两种方式。其内容包括捏造和散布一切有损于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其特征可以称之为无中生有,“无事生非”。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诽谤、披露其隐私权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二)、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
    从法理上讲,对于公众人物提起的名誉侵权之诉,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这种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仍然积极追求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名誉的损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等而使损害后果发生。
    (三)、被侵害的对象应当是特定的人。
    所谓特定的人是指某个具体的自然人或法人。如果没有特定的人,则在法律上就不存在所谓的受害人了。但是,如果某些文学作品在描写中对特定的人进行了侮辱或诽谤,虽然使用的是代号或假名,但读者一看便可知晓其所指的对象是谁,这显然不能因其使用代号或假名而否定作者侵权。因此,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名誉权的侵害。
    (四)、在后果上,侵权人的行为对受害人的名誉造成了较严重的损害,使受害人感觉到一种不公正的社会压力或心理负担,精神上受到折磨,心理上遭受创伤。
    名誉权虽然直接不会带给我们经济上的利益,但是名誉权是我们应该自己去维护的一项权利,因为关系到我们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对于受到名誉权侵犯的,应该勇敢的维护自己的权利。
    全文
    10 2019-07-0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2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因为我是做新闻行业的,想知道如何避免侵犯名誉权?
一键咨询
  • 164****38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4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5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5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5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0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7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8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8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1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3****47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0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7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3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8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0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6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3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8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3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益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8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怀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1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1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0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8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82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1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7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1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0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岳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家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沙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2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5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衡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湘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0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8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7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5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06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5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郴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株洲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7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娄底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6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34****919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7****237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460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新闻报道避免侵犯名誉权怎么做
在新闻报道当中最好进行化名处理这样才能有效的避免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虽然新闻报道尽量不会做到失实但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名誉权,所以一般不会有真实姓名的存在,否则当事人也是有权利主张赔偿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告发职务侵占罪立案标准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职务侵占罪的法律认定标准如下:
首先,行为主体必须是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中的工作人员;
其次,该人力图利用其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未经合法授权擅自将属于单位所有的财产据为己有;
最后,侵占的涉案金额需达人民币陆万元(含)以上方可称之为涉嫌职务侵占罪。若行为人的职务侵占行为未满足上述三个条件之一,则不能被视为职务侵占罪,而应归类于普通的职务侵占行为范畴。在此情况下,被侵占方有权要求侵占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并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追回被侵占的资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新闻报道侵犯他人名誉权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在没有相关部门认定结论以及司法鉴定结论支撑下,即在新闻报道中作出案外人的死亡与原告的诊疗行为具有因果关系的认定,被告对所涉当事人的姓名没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原告的住所及执业证件予以曝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深圳职务侵占罪判刑标准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职务侵占罪,其量刑规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于被判定犯有职务侵占罪的行为人,通常会依法给予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惩罚,同时还需附加罚金;
其次,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对受贿罪和贪污罪所对应的数额标准进行的相关规定,职务侵占罪中的“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应当按照该解释中关于受贿罪、贪污罪的相应数额标准的五倍来执行,具体而言,即当数额在人民币十五万元以上但未满一百万元时,可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而当数额超过一百万元时,则应被认定为“数额巨大”。例如,如果职务侵占金额达到了五十万元,那么就可能面临着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
再次,若犯罪数额达到了巨大标准,那么行为人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还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
最后,若犯罪数额达到了特别巨大的标准,那么行为人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样也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
此外,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如果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的话,将会面临着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以及罚金的刑事处罚;若数额巨大,则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且还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而当数额特别巨大时,行为人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还需要承担罚金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怎么办?
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的,当事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提出诉讼并按照规定的程序作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和恢复名誉,具体情况下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情况来进行处理,避免法律适用错误的情况。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新闻报道中侵犯名誉权的案件怎么处罚?
新闻报道中侵犯名誉权的案件的处罚是: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另外如果造成了精神损失的,还需要对精神损失赔偿进行认定,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侵占罪全部都是刑事自诉吗
[律师回复] 解析:
的确如此。在我国刑法典中,侵占罪被归类为需经当事人告知后方可处理的案件类型,因此该犯罪行为被列为自诉案件之列,由相关当事人亲自向法院提起诉讼。所谓刑事自诉案件,是指受害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向法院提出控告,请求追诉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进而由法院直接受理并进行审理的刑事案件。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刑事自诉案件主要涵盖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属于需要告知后才能处理的案件,如轻伤案件、侮辱他人和诽谤他人案件、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件、重婚案件、破坏现役军人婚姻案件、虐待家庭成员案件以及遗弃案件等;
其次,被害人有充分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最后,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了自身的人身权、财产权,且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却未予追究的案件。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百八十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的自诉案件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属于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案件(即为自诉案件);
(二)属于本院管辖的;
(三)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告诉的;
(四)有明确的被告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能证明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证据。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75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新闻报道标题侵害名誉权后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新闻报道标题侵害名誉权后应该承担支付经济赔偿金的责任,此时娱乐记者已经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只要名誉权受到侵害的民事主体,在掌握证据的前提之下提出赔偿的请求,侵害主体就需要支付相应的经济赔偿金,一般名誉权侵害案件并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职务侵占罪的刑期是多少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各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里的工作人员,如若在其履行职责过程中,擅自以权谋私,利用职权之便将所在单位的公款、物等侵吞据为己有,且所涉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话,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严厉处罚,同时还需缴纳相应罚金;如果情节更为严重,涉及金额巨大者,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罚金;而对于那些贪污数额特别巨大的犯罪分子,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并且仍需缴纳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7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职务侵占罪2024年标准有几种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特定单位的工作人员来说,倘若他们利用自身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所在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人民币三万元及以上者,应当依法予以立案侦查和追究其法律责任。关于具体的量刑标准,可参考如下内容:
首先,如果这些工作人员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员工,他们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财产非法占为己有,并且涉案金额达到了较大程度(即人民币三万元至二十万元之间),那么他们将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刑事处罚,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
其次,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了巨大程度(即人民币二十万元至三百万元之间),那么他们将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样也会被处以罚金。
最后,如果涉案金额达到了特别巨大程度(即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那么他们将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同时还会被处以罚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深圳职务侵占罪600万会判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及到金额达六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的职务侵占行为,应被视为数额巨大,因此依照法定程序,应当判处被告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需要缴纳罚金。具体而言,在国家、政府或企业中,任何身为员工者,如借助其职务上所获得的便利条件,非法将所在单位的财务占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较大标准(此处指人民币五千至二万元)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役的刑罚,并且还需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而对于那些涉案金额巨大的情况(即人民币二十万至三十万元之间),则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需要缴纳罚金。
至于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的情况(即超过人民币三十万元),则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同时也必须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