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直接故意的构成条件包含什么

最新修订 | 2024-02-19
3.8k浏览
曹静律师
曹静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693人
律师解析
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的对称。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直接故意的成立条件是:
(1)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政府信息公开案件·推荐文章

苏州180****574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52****701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35****229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440人选择咨询律师
298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直接故意的构成条件包含什么
一键咨询
  • 167****63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8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4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8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6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6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5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2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7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6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4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0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4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2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8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5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1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2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5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3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5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0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7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5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8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3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4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22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34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8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5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3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8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4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2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0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7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2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5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5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7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0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6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8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7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5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152****625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826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2****538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直接证据包含什么?
直接证据的对称性称为“间接证据”。指能够直接说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刑事诉讼案件的主要事实,是指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被告犯罪的事实,是指当事人对法律关系有争议的事实。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直接证据包含哪些内容?
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主要就包括了,1、当事人的陈述。2、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人证言。3、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书证。4、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视听资料。5、在特定情况下,能直接证明是谁实施了犯罪行为的物证。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既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也可以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间接故意只能包括认识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2)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抱着希望发生的态度,间接故意表现为放任的态度。(3)直接故意直接存在于追求危害结果的犯罪行为之中,间接故意则必须以追求其他某种目的的行为为前提。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直接证据的含义是什么,哪些是直接证据
按照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对象的关系来划分,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直接证据就是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如结婚证、房产证。一般说来,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凡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即为直接证据。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