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低价转让股权给员工持股是否合法

最新修订 | 2024-05-20
920浏览
包敬立律师
包敬立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5314人
律师解析
关于低价转让股权行为是否合乎法规这个问题,需要根据特定情况来进行判断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国有股权的转让价格受到严格的管控。在产权交易所当中,如果交易价格严重低于经过评估所得出的结果的90%,那么就应该及时中止交易进程,并在得到相关产权转让审批机构的许可之后,才能重新启动交易。因此,任何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低价转让都是非法的。
其次,对于非国有股权(即民营企业)的转让价格,则没有明确的限制,因为这并不涉及到可能出现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然而,股权转让的价格仍然需要由当事人双方自行协商确定,但是,当事人必须按照实际情况如实申报税款。若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过低且缺乏合理的解释说明,税务机关有权依法对其应纳税额进行核定。
法律依据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
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转让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报告经核准或者备案后,作为确定企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当暂停交易,在获得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0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股权案件·推荐文章

徐州181****5830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8****761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958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670人选择咨询律师
648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低价转让股权给员工持股是否合法
一键咨询
  • 141****47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2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8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7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3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3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0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7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42****72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4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46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8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5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1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5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5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6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8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1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8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6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4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0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5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8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3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6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8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1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8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5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2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5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0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8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7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7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4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6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3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80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6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2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135****9888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8****930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80****614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低价出让股权转让合法吗
低价转让股权的行为是不一定合法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1、国有股权转让的价格是有限制的,以不符合规定的低价转让是不合法的。2、非国有股权转让(民营企业)的价格没有限制,不涉及可能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股权转让的价格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但当事人应当按照实际情况申报税款。
10w+浏览
公司经营
股东低价转让股权合法吗
低价转让股权的行为是不一定合法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1、国有股权转让的价格是有限制的,以不符合规定的低价转让是不合法的。2、非国有股权转让(民营企业)的价格没有限制,不涉及可能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股权转让的价格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但当事人应当按照实际情况申报税款。
10w+浏览
公司经营
股权可以低价转让吗?
1、目标公司情况调查,2、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 股权转让意向书,3、出让方通知目标公司其他股东,4、目标公司其他股东表态,5、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正式的股权转让合同,6、办理公司股东名册变更和工商登记变更。
10w+浏览
公司经营
低价转让股权是否合法
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在清产核资和审计的基础上,转让方应当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2、非国有股权转让(民营企业)的价格没有限制,不涉及可能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1元价格也是可以的。
10w+浏览
公司经营
公司股东低价转让股权合法吗
低价转让股权的行为是不一定合法的,要视具体情况而定。1、国有股权转让的价格是有限制的,以不符合规定的低价转让是不合法的。2、非国有股权转让(民营企业)的价格没有限制,不涉及可能发生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股权转让的价格由当事人自行约定,但当事人应当按照实际情况申报税款。
10w+浏览
公司经营
价格欺诈的认定方式
[律师回复] 价格欺诈的认定涉及多个方面的考量,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规定和实践判断:

法律法规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十四条现行有效,经营者不得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有关条款解释的通知》第一条现行有效明确提出,经营者通过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虚构事实、隐瞒真实情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无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裁判文书中的实践判断:在司法实践中,裁判文书也为价格欺诈的认定提供了具体案例。例如,【(2019)桂02行终134号】案件中指出,只要经营者的行为足以误导普通消费者,即可被认定为价格欺诈,消费者甚至不必对确实受损失举证。而在【(2017)粤0303民初11658号】案件中,则强调了在判断价格欺诈时,应综合考虑案件纠纷的经过、交易商品价格的悬殊、交易产品是否属于大众消费品等因素,以决定标价行为是否让消费者陷入错误的意思表示。

经验文章的实务指导:在实务中,价格欺诈的认定还需关注经营者的主观恶意和客观表现。如4中提到,在进行价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