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参与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最新修订 | 2024-02-25
10w+浏览 2点赞
律师解析
参与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行政行为过程中,除法律有特别规定外,应当尽可能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参与行政行为的各种条件和机会;
从而确保行政相对人实现行政程序权益,同时,也可以使行政行为更加符合社会公共利益。
参与原则的内容集中体现在行政相对人的行政程序上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有:
(1)参与听证权。
参与听证权是指行政主体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政行为之前,行政相对人一方有参与到行政行为的程序中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
这是参与原则的核心。
(2)陈述、申辩权。
陈述权是指行政相对人就所知悉的事实向行政主体陈述的权利;
申辩权,是指行政相对人针对不利的指控,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反诘的权利。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不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
、第三十二条
的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的除外。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财产侵权案件·推荐文章

宿迁134****478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52****897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6****4076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问题没解答? 125595人选择咨询律师
60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参与原则是怎么规定的
一键咨询
  • 142****10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6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2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5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2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2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3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7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6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6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4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1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4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6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00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0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4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5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1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4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24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0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0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1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4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1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2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8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2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4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4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7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5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1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2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1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4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3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7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6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6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4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0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2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8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135****7620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81****493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8****1194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受伤的损伤参与度的评定原则是什么?
交通受伤的损伤参与度的评定原则是医疗过失原则和伤病吸收原则,即在交通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中要排除受害人在遭受交通事故之前就已经有的伤情、疾病和在遭受交通事故之后去医院就医,由于医院的过错而导致的伤情严重的状况,只能以交通事故的实际伤害进行评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国家赔偿的规则与原则是什么?
国家赔偿的规则和原则包括了规责原则、违法原则等。对国家赔偿的违法归责原则中的“违法”应作广义的理解:不仅指违反法律上对国家机关的要求,还包括违反法律对公民合法权益的确定。只要能够证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或公民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即可依法请求国家赔偿。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过错原则与过错推定原则有什么不同
过错责任原则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过错推定,也叫过失推定,在侵权行为法上,就是受害人在诉讼中,能证明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情况下进行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过错推定原则与过错原则的不同之处?
过错推定原则与过错原则两者有三处的不同: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不同、过错的轻重对责任的影响不同、过错责任严格区分受害人的过错与行为人的过错,在适用过错推定的特殊侵权行为中,即使能够证明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也不能因此而免除行为人的责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过错推定原则与归责原则的区别有哪些
过错推定原则和过错归责原则的区别在于举证责任不同,过错轻重程度对责任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在过错归责原则案件中,采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而过错推定原则中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在过错推定责任中,过错程度对责任大小基本上是没有影响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顶部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发来一条私信

您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