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外地户籍的苏州购房政策新取消了哪些?

最新修订 | 2024-02-19
浏览10w+
卢滨律师
卢滨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247人
专家导读 苏州现已全面的撤销了限购的方针,但是购买苏州90平方米以上房源,都是需求全款买房的。落户的问题,苏州和许多的城市相同也在施行积分落户的方针。
针对外地户籍的苏州购房政策新取消了哪些?

针对外地户籍的苏州购房政策新取消了哪些?很多省市都对外地户口人员有一些购房、入户上的限制。在申请购房时会检查户口、婚姻、纳税、社保的真实情况,通过后才可购买当地房产。为调整房地产行业,苏州经历过限购政策,现如今可能要实施逐步在各个省市扩展的积分落户政策。以下购房政策信息仅供参考。

一、苏州限购政策取消规定是怎样的

从初步限购到撤销,苏州历经了三年,现在去苏州现已全面的撤销了限购的方针,在这个过程中,咱们也不难发现对第三套房的约束却是从来没有放松的,购买苏州90平方米以上房源,都是需求全款买房的。至于落户的问题,苏州和许多的城市相同也在施行积分落户的方针。

苏州市对外宣告,凡在苏州市区域购买房产(含新建产品房产和二手房产)的,不再限购(外国人在外)。这也就意味着,继无锡、徐州和南京之后,苏州彻底铺开限购,楼市限购彻底退出江苏。

(一)苏州限购方针松绑要点

1、90平米以上房产撤销限购。

2、90平米以下房子仍履行原有的限购方针。

3、“限贷”方针不变,不管是苏州本地户口购买第三套房源,或是外地户口(无社保)购买苏州90平方米以上房源,需求全款买房。

(二)苏州购房入户的方针

1、假如你结业时已入苏州团体户口,不受面积和其他条件的约束。

2、假如你是外地户口,有必要要房子面积大于等于75平,获得房产证三年,接连交三年社保。

购买市区成套产品房产75平方米以上,获得房子所有权证3年以上,且被单位合法聘选用3年以上,按规则参加社保3年以上,具有合法安稳的经济收入的,答应其自己、爱人及其未成年子女整户迁入。请求搬迁人需供给:身份证明、房子产权证、土地证、劳作合同书、参保证明、工资收入证明、户籍证明、婚姻状况证明、家庭成员联络证明、独生子女证、无业证明(户籍地)、已婚育龄妇女须供给《计划生育工作卡》或《全国流动人员婚育证明》。请供给资料原件、复印件至行政工作中心请求处理。

现在,苏州对购房落户的房子面积约束方面规则为75平米,这一条件有望放宽,详细的施行方法还需求等候。

新版苏州市户籍准入处理方法。新的《苏州市户籍准入处理方法》将正式施行,施行规划为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苏州区、工业园区和高新区。

往后外来人员落户苏州市的方法将调整为两个大类:

1、国家方针规则入户方法。所谓国家方针规则入户方法,即契合国家、省相关户籍处理方针规则,经请求赞同后,能够落户苏州市。

2、流动人口积分入户方法。所谓流动人口积分入户方法,即依据《苏州市流动人口积分处理方法》,经请求赞同后能够落户苏州市的入户方法。比方曩昔较为熟知的“购房入户”、“出资经商入户”,就将归入积分处理,采纳积分入户方法。

如今应该在逐步撤销了,特别是大面积房屋。但限制贷款的政策仍然在进行,90平米以上房产仍然要全款买房。因负债率的影响,各个省市的限购政策很有可能逐步取消,购房政策也影响着各省市的落户,与人们的迁入迁出、生活息息相关。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2.7千字,阅读时间约9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663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针对外地户籍的苏州购房政策新取消了哪些?
一键咨询
  •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01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0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4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8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1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2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4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3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7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2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5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6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27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律图法律咨询
汇聚全国海量律师、律师实名认证
快速问律师
无需等待
最快9秒回复、24小时不限次沟通
优选律师
根据问题为您优选专业律师
服务保障
亿万用户使用好评率98%
正在服务的律师
易轶律师 易轶律师
北京家理律师事...
郑桃林律师 郑桃林律师
湖北楚同律师事...
李胜春律师 李胜春律师
湖南公言(深圳...
张嘉宝律师 张嘉宝律师
广东生龙律师事...
都燕果律师 都燕果律师
四川循定律师事...
邢环中律师 邢环中律师
上海金茂凯德律...
谭海波律师 谭海波律师
广东江湾律师事...
郑小克律师 郑小克律师
重庆瀚沣律师事...
韩佩霞律师 韩佩霞律师
江苏大昶律师事...
信金国律师 信金国律师
北京家问律师事...
孙术校律师 孙术校律师
河北英利律师事...
彭彦林律师 彭彦林律师
四川兴蓉律师事...
罗钟亮律师 罗钟亮律师
浙江绣湖律师事...
邓霞律师 邓霞律师
重庆海力律师事...
胡静律师 胡静律师
四川胡云律师事...
吴伟涛律师 吴伟涛律师
海南国社律师事...
黄谊欣律师 黄谊欣律师
广东广荣律师事...
薛小玲律师 薛小玲律师
天津德敬律师事...
立即问律师 99%用户选择

大家也在问

为你推荐
苏州人才落户政策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苏州人才落户政策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外地户籍员工在苏州社保满了10个月(姑苏区的)在徐州生育的在苏州能不能报销?
[律师回复] 苏州市区统筹范围(市本级、姑苏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男参保人员生育待遇如下:
一、护理假生育津贴:1.享受条件:⑴符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⑵配偶生育时,男职工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⑶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2.计发标准:护理假生育津贴按照计发基数乘以15天计算。计发基数按配偶生育时男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前12个月生育保险月人均缴费基数除以30执行。3.结付办法男职工配偶非市区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对象的,须由男职工用人单位持男职工及其配偶的结婚证和居民身份证、配偶住院分娩的出院记录、医疗费用清单、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上述材料均需原件及复印件)、原始发票以及男职工社会保障卡、能证明符合护理假享受条件的相关生育证明等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报手续,生育津贴于申报次月拨付至用人单位。4.注意事项⑴护理假生育津贴是男职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护理假期间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休假前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高于其休假前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截留。⑵灵活就业男参保人员不享受护理假生育津贴。
二、未就业配偶一次性生育补贴:1.享受条件:⑴符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⑵配偶生育(或因生育引起的流产、引产)时,男参保人员参加生育保险并正常缴纳生育保险费;其中:单位参保职工的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的,视同其缴纳同期生育保险费。⑶配偶未就业,且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故女方有用人单位的,男方不可享受该待遇。根据《社保法》及《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定强制性义务。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另由于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导致职工应当享受的社保待遇无法享受的,职工可向用人单位主张该待遇。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苏州房贷政策都有哪些?
1、个人名下已有2套商业住房记录,一套已还清并出售,另外一套未还清,这种情况再贷款,贷款的房子被认为是三套房。2、个人名下有两套房用商业贷款,都还清房贷并出售,再贷款时会被认为是第三套。3、个人名下一套商业住房贷款还清,另外一套公积金贷款也还清,再贷款买房的情况。
10w+浏览
在江苏省苏州市办医保慢性病就诊卡有什么优惠政策
[律师回复] 苏州市在2000年11月1日颁布的《苏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曾将高血压病(Ⅱ、Ⅲ期)、糖尿病等慢性病列入其中,具体待遇是门诊2000元限额内,在职职工报60%,退休人员报70%。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高血压、糖尿病为常见慢性病,使得大量参保人需办理诊断认定和登记手续,造成了诸多不便。为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在之后的医保政策中我市以地方补充保险代替了门诊慢性病报销,即个人账户用完后发生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不再区分病种,也无需办理诊断认定和登记手续,按一定比例予以补助,从而使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都能按统一的标准获得补偿。从2016年4月1日起地方补充保险的具体待遇为:个人账户用完后,每一结算年度(每年4月至次年3月)内,在职职工(含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协保”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下同)个人自负600元、退休人员个人自负400元后,在规定限额内(在职职工3800元、退休人员4500元)由地方补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按比例结付,其中:在市区B级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部(所)、单位卫生所发生的门诊费用,按在职职工80%、退休人员90%的标准结付;在市区定点医院、B级定点零售药店发生的门诊费用,按在职职工60%、退休人员70%的标准结付。参保人在符合补助条件时,补助比例部分直接在划卡结算时由系统扣除,剩余部分由个人现金支付,无需办理申请手续。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63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3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苏州高温补贴政策是什么?
根据苏州高温补贴政策,苏州高温补贴执行标准是每月300元,从6月支付到9月。当地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经营情况,确定具体的支付办法,不得低于苏州市人社部门规定的标准。高温津贴应当是按月支付的,如果职工请假,则会按天扣除。
10w+浏览
苏州社保转到苏州,要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苏州市区统筹范围(市本级、姑苏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社保参保的人员:
一、办理对象1.具有苏州市市区户口,未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的自谋职业者、自由职业者,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的自主就业或非正规就业人员,以及失业人员。2.外地户籍人员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满15年,且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留在市区的灵活就业人员。
二、参加险种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职工生育保险。1.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在不提高个人缴费比例的情况下,统一参加职工生育保险。2.灵活就业人员可同时参加以上三个险种,也可选择参加养老保险或医疗(含生育)保险。3.灵活就业人员不参加工伤、失业保险。
三、缴费标准1.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共分18个档次,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可自主选择其一,按照缴费基数的20%缴纳。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缴费档次见下表(单位:元):档次月缴费基数(元)月缴费金额(元)档次月缴费基数(元)0月缴费金额(元).灵活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费按统一标准缴纳。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期间的月缴费基数为1900元,月缴费标准为214元(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费190元,地方补充医疗保险费19元,大额医疗费用社会共济基金5元)。3.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每年调整一次,每一结算年度(每年4月至次年3月)的缴费标准由市社保中心于每年3月份公布,从3月28日起启用。其中养老保险月应缴金额按其本人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所选档次对应金额自动调整,医疗保险月应缴金额按公布的统一标准调整。请灵活就业参保人员于每年3月底关注各委托扣缴银行网点公示,及时调整存入金额。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苏州二套房房贷政策有哪些
1、职工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不论新建住房还是存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住房总价的20%。第二次使用公积金贷款(包括已结清贷款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住房总价30%。2、首次和第二次公积金贷款均执行公积金贷款同档次基准利率。
10w+浏览
外地籍人员离职后可以自己在苏州续交社保吗?
[律师回复] 苏州市区统筹范围(市本级、姑苏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灵活就业参保政策如下:
一、办理对象:1.具有本市市区户口,未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的自谋职业者、自由职业者,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的自主就业或非正规就业人员,以及失业人员。2.外地户籍人员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满15年,且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留在市区的灵活就业人员。
二、参加险种:灵活就业人员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医疗保险、职工生育保险。1.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在不提高个人缴费比例的情况下,统一参加职工生育保险。2.灵活就业人员可同时参加以上三个险种,也可选择参加养老保险或医疗(含生育)保险。3.灵活就业人员不参加工伤、失业保险。
三、档案托管: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或医疗保险前,须先到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并由档案托管部门按参保职工缴费年限核准程序,对原有的缴费年限进行核准。其中,市区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到户籍所在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档案托管手续;符合参保条件的外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到市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档案托管手续。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时,灵活就业人员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就业创业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并准确告知本人人事档案所在地。对1979年1月1日后出生且从未建立个人档案的灵活就业人员,可不办理档案托管手续。
四、参保登记:1.市区灵活就业人员持以下证件、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社区社保工作机构(符合参保条件的外地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到市社保中心)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手续:⑴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⑵社会保障卡,《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就业创业证》(《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⑶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档案托管部门出具的《苏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联系单》(1979年1月1日后出生且从未建立个人档案人员除外)。2.灵活就业人员填写《苏州市区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缴费登记/变更申请表》,选定缴费险种、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社保经办(工作)机构审核后,出具《苏州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及缴费情况表》。
五、委托银行扣费手续:1.灵活就业人员凭市区社保经办(工作)机构出具的《苏州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及缴费情况表》和本人居民身份证,到自主选定的委托扣缴银行任意营业网点办理社会保险费委托扣缴手续,签订《代理缴纳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委托书(协议)》,并开立个人活期结算账户作为指定委托扣缴账户。原已与该银行签订社会保险费委托扣缴协议且未解除委托的,无需重新签订。2.灵活就业参保人员根据其在市区社保经办(工作)机构办理参保登记手续时确定的缴费险种及其对应缴费标准,于每月25日前在指定委托扣缴账户中存入足够扣缴的金额,由委托扣缴银行按月代为扣缴。同时参加养老、医疗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先扣缴医疗保险费、后扣缴养老保险费的顺序进行扣款。
六、注意事项:符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条件的失业人员,在市区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按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办法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可同时按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加养老保险。灵活就业人员申报缴费业务期为每月28日至次月25日。参保人员在每月1-25日期间办妥参保缴费登记或变更申请手续的,申请事项从当月起生效;每月28日至月底期间办妥申请手续的,申请事项从次月起生效。每月26-27日期间,市区社保经办(工作)机构不受理灵活就业人员各类缴费申请业务。综上所述,如您不符合条件,则自己不能办理续交手续。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663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请问一下 消防验收证在苏州该如何办理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请问一下 消防验收证在苏州该如何办理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与验收
(一)管辖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督审核、验收实行市、(区)县两级分工具体实施。涉及城镇建设规划的铁路、交通、民航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报送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验收。
(二)监督审核范围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新建、改建、扩建、建筑内部装修和用途变更的建筑工程项目,公安消防机构依法实施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三)建设单位报审、报验材料根据工程规模不同,建设单位报送以下材料:
1、消防设计审核:
(1)《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或《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或《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一式两份;
(2)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平、立、剖面图,施工用法说明;国家、省级重点工程和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工程的设计应报建筑防火设计专篇;消防设施系统图及灭火器配置图纸、说明;与消防有关的采暖、通风、电气图、说明;工艺流程图及说明等图纸资料。
2、消防验收:
(1)《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一式两份;
(2)工程建设单位竣工申请验收报告;《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和消防部门认可的变更设计说明;总平面布置图(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室外消防给水等);自动消防系统工程竣工图纸及产品合格证书;《自动消防设施工程检测报告》;《消防电气安全检测报告》及复检材料;消防产品厂家资质认证资料及合格证书;装修材料说明及合格证书;隐蔽工程施工、验收记录;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对工程初步验收意见;其它相关资料。对消防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建设方应组织有关单位对《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中提出的问题逐项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向公安消防机构提交整改情况报告申请复验。
(四)审核、验收的时限
1、公安消防机构对送审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应当及时审核。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工程在十日之内,国家、省级重点建筑以及设置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应在二十日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需要组织专家论证消防设计的工程可以延长至三十日。在规定的期限内不予答复,视为同意。
2、公安消防机构在接到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请时,应当查验有关消防验收申请资料,资料齐全后,应当在十日内按照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验收,并在验收后七日内签发《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外地户口在苏州交的社保在江苏苏州能买吗?
[律师回复] 苏州市区统筹范围(市本级、姑苏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男参保人员生育待遇如下:
一、护理假生育津贴:1.享受条件:⑴符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⑵配偶生育时,男职工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⑶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2.计发标准:护理假生育津贴按照计发基数乘以15天计算。计发基数按配偶生育时男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前12个月生育保险月人均缴费基数除以30执行。3.结付办法男职工配偶非市区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对象的,须由男职工用人单位持男职工及其配偶的结婚证和居民身份证、配偶住院分娩的出院记录、医疗费用清单、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上述材料均需原件及复印件)、原始发票以及男职工社会保障卡、能证明符合护理假享受条件的相关生育证明等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报手续,生育津贴于申报次月拨付至用人单位。4.注意事项⑴护理假生育津贴是男职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护理假期间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休假前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高于其休假前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截留。⑵灵活就业男参保人员不享受护理假生育津贴。
二、未就业配偶一次性生育补贴:1.享受条件:⑴符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⑵配偶生育(或因生育引起的流产、引产)时,男参保人员参加生育保险并正常缴纳生育保险费;其中:单位参保职工的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的,视同其缴纳同期生育保险费。⑶配偶未就业,且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故女方有用人单位的,男方不可享受该待遇。根据《社保法》及《江苏省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第九条、第十条规定,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是法定强制性义务。如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另由于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导致职工应当享受的社保待遇无法享受的,职工可向用人单位主张该待遇。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3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苏州二套房最新政策是什么?
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50%调整为80%,对于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10w+浏览
房产纠纷
苏州集体户口可以在苏州买房吗?
[律师回复] 可以,本市户籍(集体户口是本地户籍)成年单身(含离异)人士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的通知》第一条关于进一步完善住房限购政策的规定:
1、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继续执行限购2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下同)的政策;本市户籍成年单身(含离异,如果尚未结婚,还需要由民政部门开具未婚证明。)人士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大学生购房详细情况见下表(广州户口):
2、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购房之日前5年在本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得通过补缴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购买住房。大学生购房详细情况见下表(非广州户口):扩展资料:广州限制购房出台的信贷政策:
1、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且无住房贷款(含商业性住房贷款和公积金住房贷款,下同)记录的,继续执行购房首付款比例最低30%的政策。
2、居民家庭名下在本市无住房但有住房贷款记录的,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40%,购买非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3、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1套住房且无贷款记录的,或拥有1套住房且贷款已还清的,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
4、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1套住房且贷款未还清的,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居民家庭在本市拥有1套住房,购买非普通商品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70%。
快速解决“房产纠纷”问题
当前663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苏州离职后在苏州的社保怎么交
[律师回复]
一、苏州市区(市本级、姑苏区、相城区、高新区、吴中区)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中断缴纳医疗保险费或欠缴医疗保险费的,从次月1日起暂停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暂停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后,从正常缴纳医疗保险费次月1日起享受职工医疗保险在职待遇。若您后续在上海工作,应当由上海的用人单位帮您缴纳当地的社保。社保不需要重复缴纳,如需异地就医的可以咨询上海社保中心如何办理业务。
二、苏州市灵活就业办理对象如下:1.具有本市市区户口,未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退休年龄的自谋职业者、自由职业者,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和弹性工作的自主就业或非正规就业人员,以及失业人员。2.外地户籍人员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合计满15年,且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保留在市区的灵活就业人员。
二、办理步骤:首先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养老或医疗保险前,须先到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档案托管手续,并由档案托管部门按参保职工缴费年限核准程序,对原有的缴费年限进行核准。其中,市区户籍的灵活就业人员,到户籍所在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档案托管手续。办理档案托管手续时,灵活就业人员须提供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本、《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并准确告知本人人事档案所在地。然后按以下手续办理:1.市区灵活就业人员持以下证件、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社区社保工作机构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登记手续:⑴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⑵社会保障卡,《职工养老保险手册》,《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就业登记证(劳动手册)》;⑶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档案托管部门出具的《苏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参加社会保险联系单》(1979年1月1日后出生且从未建立个人档案人员除外)。2.灵活就业人员填写《苏州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申请表》,选定缴费险种、养老保险缴费档次。社保经办(工作)机构审核后,出具《苏州市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及缴费情况表》。
苏州社保在苏州生育补贴怎么领?
[律师回复] 苏州市区统筹范围(市本级、姑苏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男参保人员生育待遇如下:
一、护理假生育津贴:1.享受条件:

1)符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时,男职工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

3)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2.计发标准:护理假生育津贴按照计发基数乘以15天计算。计发基数按配偶生育时男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前12个月生育保险月人均缴费基数除以30执行。3.结付办法(
1)男职工配偶同为市区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对象的,其生育津贴由市社保中心在与定点医疗机构结付生育医疗费的次月拨付至用人单位。(
2)男职工配偶非市区生育保险待遇享受对象的,须由男职工用人单位持男职工及其配偶的结婚证和居民身份证、配偶住院分娩的出院记录、医疗费用清单、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上述材料均需原件及复印件)、原始发票以及男职工社会保障卡、能证明符合护理假享受条件的相关生育证明等材料,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申报手续,生育津贴于申报次月拨付至用人单位。4.注意事项(
1)护理假生育津贴是男职工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享受护理假期间获得的工资性补偿,护理假期间享受的生育津贴低于其休假前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高于其休假前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不得截留。(
2)灵活就业男参保人员不享受护理假生育津贴。
二、未就业配偶一次性生育补贴:1.享受条件:(
1)符合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或因生育引起的流产、引产)时,男参保人员参加生育保险并正常缴纳生育保险费;其中:单位参保职工的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灵活就业参保人员缴纳职工医疗保险费的,视同其缴纳同期生育保险费。(
3)配偶未就业,且未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计发标准:符合上述条件的男参保人员,按照定额标准发给一次性生育补贴:妊娠3个月内流产的,200元;妊娠3-7个月流产、引产的,1100元;顺产的,2000元;难产、剖宫产或生育多胞胎的,2750元。3.结付办法:配偶生育(或因生育引起的流产、引产)后,男参保人员持本人及配偶的居民身份证和结婚证、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配偶住院分娩的出院记录、费用明细清单(以上材料均需原件及复印件)、原始发票,以及本人社会保障卡、计生部门出具的《生育保险联系单》或《生育状况证明》、配偶户籍所在地社区(村)出具的未就业证明及社保(新农合)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合)情况证明,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生育补贴申领手续。4.注意事项:(
1)男参保人员配偶的生育(或因生育引起的流产、引产)医疗费用由个人负担,除按上述规定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外,不享受生育营养补助和产前检查补贴。(
2)男参保人员未就业配偶已按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或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享受相关医疗待遇的,不再享受上述一次性生育补贴。(
3)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或者未按时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未就业配偶生育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按规定的标准足额支付。

4)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和省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定,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生育保险基金不支付其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待遇。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律图 > 法律知识 > 计划生育 > 户口 > 针对外地户籍的苏州购房政策新取消了哪些?
法律专业性强,自行处理有风险,建议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