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对流浪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应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 2018-09-26 16:35:08
音频内容: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本文401字,预估阅读时间1)分钟
浏览全文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308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298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对流浪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应如何处理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南京181****9180用户2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泰州177****892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78****6141用户3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常州156****1149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7****2340用户4分钟前已提交咨询
盐城177****522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问题解决率99%) 推荐使用

继续浏览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流浪狗咬人国家承担责任吗
流浪狗咬伤人的,由管理员或原人承担责任,或由长期饲养者承担侵权责任。在特定情况下,需要对实际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关责任。您可以咨询相关部门。如果我们多年喂养流浪动物,让流浪动物动起来,留下来,就已经构成了特殊的饲养关系,变成了事实上的收养。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流浪儿童在街边乞讨,对流浪儿童无着的未来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298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在哪些城市中能看到流浪小孩在街上乞讨。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为什么城市中能看到流浪儿童在街边乞讨,对流浪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308 人正在咨询
流浪狗咬人喂流浪狗的人有责任吗?
流浪狗咬人喂流浪狗的人有责任,法律上明确规定了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由饲养人来承担侵权责任,具体情况下还需要根据造成的侵权后果来进行合法的鉴定和赔偿处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朋友看到路边的流浪动物很可怜,想要收养一个,想请问律师收养流浪狗要注意什么,收养流浪猫有哪些注意事项?
[律师回复]
1、首先注意不要被流浪猫抓伤咬伤。流浪猫身上携带很多病毒,不排除狂犬病毒的可能,一旦被抓伤咬伤必须用流水冲洗伤口至少20分钟,用碘酒、酒精、双氧水等消毒,并在24小时内去医院注射疫苗。
2、准备好猫的一切生活用品,包括:食具(粮碗、水碗各一个)、猫砂盆(或猫厕所)、猫砂、猫粮(拒绝超市粮)、猫窝等,药物方面可以临时买
3、带猫咪去口碑好的宠物医院做检查,原因同第一条,流浪猫身上携带很多病毒,也可能患病
4、如果你的猫满3个月,在查完毕后可以驱虫和免疫了:驱虫药推荐拜耳,驱虫完后隔一周带去口碑好的宠物医院打第一针猫三联(一定要进口疫苗),再隔一个月打第二针猫三联和狂犬,以后每年注射一次猫三联和狂犬(如果不出门的话隔
2、3年打一次也可以)
5、绝育吧,可以延长猫的寿命至少2-3年,可以杜绝很多疾病,可以减少流浪猫的数量

注意事项:
1、猫咪不可以分解盐里所含的毒素,所以最好不要吃盐。
2、大多数猫都患有乳糖不耐症,所以不要给猫含糖量高的食物,牛奶要选用脱脂奶、宠物专用奶、羊奶。不能吃洋葱,这个我不知道具体为什么了,只知道猫吃洋葱多了是致命的。
3、猫咪表皮会自动分泌保护皮层的物质,所以不要经常给猫洗澡,最多2个月洗一次,实在脏用湿布擦擦就好了。
4、准备猫草吧。猫草不仅能帮助猫咪催吐出体内不能消化的猫毛,还能保护猫咪脆弱的肠胃。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298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城市中可以看到流浪儿童在街边乞讨。对流浪乞讨等生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在城市中能看到流浪孩子在城市乞讨,对流浪儿童无着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8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长期投喂流浪狗的人是该流浪狗的管理人吗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长期投喂流浪狗的人是该流浪狗的管理人吗,小区内流浪狗伤人,物业公司要赔偿吗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在城市,可以看到流浪乞讨,对流浪的乞讨等生活无着的吗?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一些城市中可以看到流浪儿童在街边乞讨。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当怎样救助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城市中能看到流浪儿童在街边乞讨。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喂养流浪狗者应该对流浪狗咬人承担责任吗
流浪狗负责咬人,在我国的动物侵权赔偿条例中,如果动物的行为对人身造成永久性损害,医疗费用、工资或其他收入损失的赔偿、残疾生活补助等应根据具体残疾程度予以赔偿。等等。死亡还将涉及医疗费用、丧葬费用和抚恤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城市中可以看到流浪儿童在街上乞讨,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298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298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流浪狗伤人谁负责
动物权益保护工作者指出,流浪狗的原所属者或管理者应担责,但实际原所有者难以寻找。长期为流浪狗提供食物,构成特殊养护关系,实质变为收养,喂食者应承担相应责任,而偶尔或暂时性喂养则无需担责。 第三方若因过失导致动物伤人,亦应担责。受害者可向饲养者或管理者及第三方索赔。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开车撞死流浪者该怎么办
[律师回复]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最高人民法官 (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审判委员会第1136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1月21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处交通肇事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现将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从事交通运输人员或者非交通运输人员,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分清事故责任的基础上,对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五)严重超载驾驶的;  
(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
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
(一)至
(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第四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二)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第五条“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七条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辆承包人指使、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在实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内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和本解释的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者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  
第九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三十万元至六十万元、六十万元至一百万元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
(三)项、
第四条第
(三)项的起点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备案。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交通事故”问题
当前298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在城市里,流浪儿童在街边乞讨,对生活无着的未来,有多
[律师回复] 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会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我国高度重视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的社会救助工作,设立了多种形式的流浪儿童救助场所和福利收养机构,加强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保护。 发现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应采取如下救助措施:一是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发现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将其护送到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场所接受救助,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协助救助场所核实受助未成年人的真实身份,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对于诱骗、拐卖、残害流浪未成年人和组织、操纵、教唆未成年人特别是残疾未成年人流浪、乞讨等违法犯罪行为,公安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二是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孤儿、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以及其他生活无着的未成年人,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保证这些未成年人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还规定了未成年人救助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虐待、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在办理收留抚养工作中牟取利益。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308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婚姻家庭 > 家事纠纷 > 对流浪或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应如何处理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