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直系亲属丧假几天

更新时间: 2021-04-13 15:26:29
音频内容: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营企业职工休婚丧假作出具体规定。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根据《关于职工的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可给予请丧假问题的通知》规定,职工的岳父母或公婆死亡后,需要职工料理丧事的,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可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target="_blank" class="a-link" style="color: rgb(17, 183, 144) !important; text-decoration: none; font-family: Arial, "Microsoft Yahei",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400;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32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劳动法》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咨询助手提示您
全文3.2K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
直接问律师最快9秒应答
继续阅读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 125606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99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直系亲属丧假几天
一键咨询
×
温馨提示
阅读时间较长,您可直接咨询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

如问题紧急,建议直接咨询律师获取专业解答
1对1专属律师解答
12小时深度服务 高效解决问题
立即咨询
直系亲属丧假几天2023
一般直系亲属去世以后丧假的时间是三天,国家规定了国营企业职工的丧假时间是1~3天,对非国营企业职工的婚丧假时间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但一般都是参照国营企业方面的规定执行的。在丧假期间,用人单位是需要按规定付工资的。
10w+浏览
婚姻家庭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606 人正在咨询
直系亲属丧假一共多少天?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系亲属 指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如配偶、父母、子女。
10w+浏览
婚姻家庭
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丧假时间
[律师回复] 直系亲属一般分为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直系血亲:是指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己身所从出的血亲,即是生育己身的各代血亲,如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从己身所出的血亲,即是己身生育的后代,如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值得注意的是,直系血亲除自然直系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如养父母与养子女、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都是直系血亲。  直系姻亲:包括配偶、配偶的直系血亲。劳动法只规定职工应有丧假和婚嫁,具体标准只有关于国企职工的,非国企的没有具体规定。但是丧假期间工资是应当按照合同规定发放的。员工休丧假的具体操作可参考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之法律规定: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399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99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直系亲属丧假规定的是几天
国家规定的直系亲属的丧家一般都是三天的,这里的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另外,企业其实也应该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比如说在外地上班,和直系亲属不居住在一起,可以根据路程的远近给予相应的路程假。除直系亲属之外,其他近亲属去世是没有丧假的。
10w+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非直系亲属的丧假是几天 亲属的丧假是如何规定的
按国家人社部门的规定,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给予3天的丧假。
10w+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995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直系亲属丧假有几天,婚丧假怎么发工资
丧假指的是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丧假期间不扣发工资,即企业应照常给员工发工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丧假是否包括直系亲属?
[律师回复] 对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不属于
1、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 2、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有自行解释权。 3、由于我国历史形成的风俗,祖辈的丧礼,孙辈一般也在必须列席的范围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单位也将祖辈去世列入职工可享受的丧假范围,具体由各企业自主认定。扩展资料:
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由职工自理。 四、以上规定从本通知下达之月起执行。注:双方晚婚的,婚假延长到15日。该《通知》现在仍然在适用,所以正常情况下,婚假最长三天,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现在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所以晚婚的婚假具体时间请查阅所在的省或者直辖市的《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职工结婚可享受待遇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假期天数由各地方计生委制定。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关于丧假中的直系亲属
[律师回复]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目前国家尚无针对所有用人单位丧假的法律规定,国家层面的丧假规定是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按照该通知规定,丧假中的直系亲属仅限于父母、配偶和子女。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省市对丧假的适用范围作了拓展,但直系亲属也仅限于父母、岳父母、配偶和子女。  附: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80]劳总薪字29号[80]财企字41号)  原劳动部一九五九年六月一日发出的(59)中劳薪字第67号通知中曾规定,企业单位的职工请婚丧假在三个工作日以内的,工资照发。这个办法试行以来,有些单位和职工反映,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到外地料理丧事的,由于没有路程假,给职工带来了一些实际困难。经研究,现对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的问题,作如下通知: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5606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

(99%用户选择)

首页 > 语音解答 > 劳动纠纷 > 劳动保障 > 直系亲属丧假几天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2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