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故意犯罪形体名词解释

帮助5人 3.8w浏览 匿名 2020-08-16 山东烟台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关于故意犯罪形体名词解释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却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犯罪行为是一个过程,但并非任何犯罪行为都能顺利得以实现,并非任何犯罪人都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的人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有的人着手实行犯罪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有的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地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有的人则按预定计划实施了行为并发生了犯罪结果。于是,故意犯罪就会出现不同的形态。故意犯罪形态只能出现在犯罪过程中,在犯罪过程以外出粻激纲刻蕺灸告熏梗抹现的某种状态,不是故意犯罪形态。例如,某甲因与某乙有仇,而产生了杀害某乙的犯意,但经过反复考虑后打消了杀害某乙的念头。由于仅具有犯意本身并不构成犯罪,故犯意的产生不处于犯罪过程中,因此,某甲打消犯意的情形,不是故意犯罪形态。再如,某丙盗窃了某丁的财物,数日后自动将所盗财物返还给某丁。这是犯罪既遂后所实施的行为,也不是一种故意犯罪形态。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的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和犯罪既遂。
    全文
    14 2020-08-1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6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故意犯罪形体名词解释
一键咨询
  • 175****80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3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4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1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3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2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4****78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0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6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0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4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33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0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7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4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3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2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潍坊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6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5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3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4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7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7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8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3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5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2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8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3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0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日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枣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8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滨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6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聊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4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烟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4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7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3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青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6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淄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济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8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14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6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4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7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威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42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70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0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镇江181****610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78****480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1****372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故意犯罪名词解释是什么?
《刑法》第十四条 【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累犯名词解释?
所谓累犯,是指罪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被判处一定的刑罚。累犯有两种类型: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名词解释强制执行措施是什意思
强制执行措施的意思是法院按照法律规定,通过查封、扣押、拍卖等强制措施,让对方完成应尽义务的一种司法行为。在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不会主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方拒不履行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的,需要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项目管理纠纷名词解释都要注意哪些?
1、如何认定内部承包合同?如何认定其效力?2、如何认定未取得“四证”而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效力?3、如何认定当事人就工程价款计价方法所约定的条款的效力?4、如何认定当事人约定的保修期低于法律规定的最低保修期限的条款的效力?5、如何认定开工时间?六、如何认定工期顺延?
10w+浏览
建设工程纠纷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10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执行名词解释都有什么?
执行是一个法律名词,是具体实施,实际履行的意思。主要是指法院下达判决书后,执行机构在规定的期间内,根据判决书的内容付诸于实际维护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的行为,执行包括强制执行和协助执行。
10w+浏览
诉讼仲裁
取保候审是犯了啥罪名
[律师回复] 解析:
取保候审乃是我国刑事司法程序之中所设立的一项重要强制性措施,其主要适用于那些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是将会单独适用附加刑之犯罪嫌疑人士或被告,亦或是那些有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之重罪,然而采取取保候审并不会对其自身或者社会造成任何实质性危害的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该措施并非专门针对特定类型的犯罪行为而制定,而是在侦查、起诉乃至审判等各个环节中,为了确保整个司法过程能够顺畅有序地推进,对于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之嫌疑人或被告人所采取的一种非羁押形式。这意味着他们得以在等候审判的这段时间内自由地活跃于社会生活之中,但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规定和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