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股东资格怎么样取得

帮助5人 4.6w浏览 匿名 2020-09-18 贵州黔东南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对于股东资格怎么样取得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股东资格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一、原始取得
    原始取得是指直接向公司认购股份,包括设立取得和增资取得。
    1、设立取得
    设立取得股东资格必须同时满足实际缴纳出资和公司依法成立两个要件。尤其注意公司依法成立是出资者取得股东资格的必备要件。如果投资者缴纳了出资,但因公司最终设立失败,投资者也不能取得股东资格。即投资者的身份是随着公司的成立而转化为公司股东的,没有公司则股东资格无从谈起。公司设立过程中、设立失败或者被认定成立无效后,均无股东资格之说。
    2、增资取得
    增资取得股东资格需区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须由股东会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作出决议。故对有限责任公司而言,除出资者按出资协议缴纳出资外,还必须以公司股东会按程序作出有效增资决议为前提。
    这里实际上存在着两个法律关系。一个是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公司内部法律关系,另一个是公司与第三人之间缴纳出资的公司外部法律关系。前者受公司法律规范调整,后者受普通民事法律规范调整。后者的效力要受前者效力的制约。即如果增资未经股东会决议通过,即使出资者与公司达成出资协议并实际缴纳了出资,亦因公司增资行为无效导致出资协议无效,由此出资者无法取得股东资格。
    公司法关于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行新股的规定更为严格,除了股东会作出发行新股的决议外,该决议还必须经有权机关批准尚可有效。故在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行新股中取得股东资格,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即股东大会依法作出决议、决议经有权机关批准,以及投资者按协议认购缴纳出资,缺少任一条件出资者均不能取得股东资格。
    二、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又称传来取得或派生取得,包括转让取得、继承取得、赠与取得和因公司合并而取得股东资格。下文重点介绍转让取得和继承取得。
    1、转让取得
    转让取得是最常见的一种继受取得方式。无论何种类型的公司,股东的出资均可转让,但因公司的性质不同,法律对股东转让出资的限制也宽严有别。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在性质上属于资合公司,但因股东之间重视相互间的联系,具有人合公司的因素,故在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出资时受到一定的限制。即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尚可转让,否则转让无效。股东依法转让其出资后,公司应当变更受让人为公司新的股东。即原则上受让人自依法履行有效股权转让协议后就应当享有了公司股东资格。
    但股权转让协议签订并已实际履行后,公司未及时变更股东登记,股东资格应当如何认定问题,有不同观点。有观点认为,股权转让协议系转让方和受让方签定,而非公司与受让方达成的协议,所以要使双方的股权转让效力及于公司,只有通过公司股东变更登记,才能将股权转让双方的意志转化为公司的意志。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对公司没有当然的约束力。故尽管双方履行了转让协议,如公司未予变更登记,亦不发生股东变化的法律后果。正因为有限责任公司兼具人合和的特性,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的转让不仅仅是股东个人的事情,同时关系到公司的变化,所以公司法才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做了一定限制,即必须经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尚可转让,否则转让无效。故有效的股权转让都是经公司股东过半数同意后转让的。虽然从形式上看股权转让协议系转让方和受让方签订,体现的是转让双方的法律关系,但并非简单地表现为转让双方的意思表示,同时包涵了公司的意志,转让的后果应当然及于公司。
    故受让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后即成为公司股东,公司有义务及时变更股东登记,受让方基于股东身份依法享有要求公司变更股东登记的权利。未予变更的不影响受让方主张股东权利。但是如果涉及到善意第三人时,应当从保护善意第三人合商法的公示原则出发,做有利于第三人利益保护的认定,而非简单地以股权转让事实认定股东资格。即如果公司对外公示内容与股权转让事实不一致时,以公示内容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依据。如果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未全部履行合同义务,即未全额支付转让款,因受让方系基于履行股权转让协议取得股东资格,故公司因此未做变更登记的,仍应依登记载明内容认定公司股东。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原则上可以自由转让。这是由于股份有限公司是典型的资合公司,以公司资本为其信用基础,股东间的人身关系较为松散的属性决定的。股东资格的转让是通过股票转让实现的。记名股票的受让人从转让双方背书转让股票并支付转让款项后取得股东资格。无记名股票的转让从转让人将股票交付受让人后发生股东的变化。但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转让不得违反公司法禁止性规定,包括:股东转让无记名股票,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和经理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本人持有的公司股份。违反上述规定的股权转让,不发生股东资格变化的法律后果。
    2、继承取得
    以继承方式取得股权符合继承法的规定。但是继承人能否直接通过行使继承权取得股权,又属于公司法调整范畴。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因其资合性特征,其股权继承没有什么问题。而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兼具人合和资合的特征,如果继承人当然取得股权恐怕有悖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的属性。但如果不允许继承人通过行使继承权取得股权,则违反了继承法的规定,侵犯了公民的继承权。我国现行公司法对这个矛盾尚未明确作出合理解决。
    继承权继承的是财产权,而非人身权。股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权利,除了具有财产权内容,同时还具有基于股东身份而产生的人身权。继承法之所以规定股权等有价证券可以继承是基于其财产权属性,所要继承的也是股权中的财产权,而非人身权。人身权是特定人身固有的权利,是随着人身的消灭而消灭的,是不能被继承的。
    所以,当股权发生继承事由时,继承人可以当然地继承被继承人股权中的财产权,而不能继承股权中的人身权。如果公司的其他股东同意继承人代替被继承人成为公司股东,不是基于其继承权的行使,而是股东之间达成的一个新的合意。如果公司的其他股东不同意继承人代替被继承人成为公司股东,则继承人只能就被继承人享有的股权作价予以继承,而被继承人持有的股份应由其他股东认购。即通过股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分离来实现对继承人继承权的保护和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特征的维护。
    全文
    7 2020-09-1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28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股东资格怎么样取得
一键咨询
  • 六盘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8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08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3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2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48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六盘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23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1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0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6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6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0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4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8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3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7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7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84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8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5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5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3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7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3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50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1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65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0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5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1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5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71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57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0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盘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遵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0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4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0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3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5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西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1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毕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0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3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4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1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贵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56****869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1****7542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4****722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有:原始取得、继受取得、善意取得等,对于股东资格的认定是需要严格基于股东权利形成的原因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具体情况应当基于法律规定来进行合法的认定,避免法律适用错误。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原始取得如何认定股东资格
认定股东资格的方法是到工商局查询,因为在工商局都登记的有股东名册,公司内部也应该有股东名册,另外就是股东的出资证明,这些都可以成为认定股东资格的有效证据。原始取得股东身份的方法,包括设立取得和增资取得这两种方式。
10w+浏览
知识产权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有什么?
股东资格取得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原始取得,在公司设立之时对公司进行出资,支持其成立。第二种是接受取得,通过受赠、继承、公司合并等方式,取得公司的股东资格。第三种是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股权转让。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股东身份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包括什么?
股东身份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继受取得以及善意取得。在我国的企业的身份资格的继受取得,也称为传来取得或派生取得,即通过受让、受赠、继承、公司合并等途径而取得股东资格,取得股份的受让人、受赠人、继承人、继受人就成为公司的新股东。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12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包括什么?
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包括原始取得,是指直接向公司出资或认购股份时,取得的股东资格;继受取得,通过受赠、继承、公司合并等途径取得股东资格;善意取得,按照公司法中规定的转让方式,善意的从第三方取得股份。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