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前提

帮助5人 3.5w浏览 #其他 匿名 2020-09-28 江苏淮安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精准辩护先锋队
    精准辩护先锋队
    4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对于留置权善意取得的前提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条件
    一、债权人须根据合同约定合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
    1、留置标的物只限于动产
    2、留置标的物只能合法的占有
    二、债权人的债权须与其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之间有牵连关系
    1、债权人应当享有债权并已届清偿期
    留置权的取得必须具有基于留置标的物所产生的债权为前提,例如加工费、保管费、运输费等,且该债权已届清偿期。留置权的取得,之所以以债权已届清偿期、债务人未履行债务为要件,是因为债权未届清偿期,债务人到期能否履行债务尚不确定,因此债权人虽然占有债务人的动产也不能取得留置权。债权清偿期的确定,合同有规定的,按照合同约定;合同没有规定的,根据《民法通则》第八十八条的规定,按照债权人发出的履约催告时间或者法定方式确定。
    在实践中要注意的是,债权已届清偿期,只是取得留置权的要件,而非留置权的实行要件。留置权的实行,必须宽限期届满后才能行使,这是留置权与抵押权、质权的区别之一。
    2、债权的发生与其占有的动产之间有牵连关系
    所谓有牵连关系,是指债权人的债权的发生与其所占有的动产必须基于同一法律关系,而这同一法律关系只能是合同关系,不包括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行为等发生的债权关系。只有债权是由占有的标的物本身所发生,才能认定债权的发生与占有动产之间有牵连。因此,债权人可以留置保管物、运输的货物或者工作成果。债权人所占有的动产与该债权无牵连关系,则不能取得留置权。
    《担保法》规定留置权仅适用于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和加工承揽合同,占有物与债权之间关系明确,占有物与债权之间的牵连关系较为容易认定。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同一法律关系才能认定为是牵连,如某一单位与一修车厂签订了一份修车合同,内容是保养,合同履行完毕后,该单位欠部分保养费未支付。四个月后,该单位的车因事故损坏,又送到修车厂去维修,车修好后该单位付了修理费,但修车厂不交车,理由是以前保养的费用还没支付,是行使留置权。修理厂的做法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保养的合同和维修合同是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债权的发生与留置的动产没有牵连关系,不能取得留置权,反之,如果该单位与修车厂签订的是一个长期的维修合同,约定每次的维修费随时结算,则修车厂可以行使留置权,因为它是一个法律关系,债权的发生与留置的动产有牵连关系,其行使留置权应当得到支持。
    三、留置权可以约定排除
    《担保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承认了当事人可以约定部分地排除留置权。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担保法》司法解释进一步作出了当事人可以约定全部地排除留置权。该解释107第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排除留置权,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行使留置权的,人民不予支持。”
    留置是债权人以继续占有控制债务人的财产,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方式。留置权是债权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享有的权利,具有直接支配留置物和留置物的交换价值的效力。留置是《担保法》规定的一种债的担保方式,实质上是法定质权。留置权的取得条件、适用范围、担保范围和留置权的效力、留置权的实现、消灭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不允许当事人约定,这是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区别之一。
    既然留置权是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权,也可以预先抛弃留置权。法律虽然不允许当事人任意设定留置权,但是,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应当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留置权。《担保法》和《担保法》司法解释明确了允许当事人预先排除留置权的行使正是基于这一理由。
    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排除留置权的,债权人在留置权条件成立时也不能留置该物,只能采取其他措施来实现自己的债权,即使诉至人民,人民也不予以支持。
    四、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
    《担保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可以行使留置权,留置物当然应当是债务人所有或者合法占有的财产,那么不属于债务人所有的或者非法占有的财产能否作留置权的标的物呢?例如债务人将偷来的相机修理,债权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能否留置该物,《担保法》未作明确规定。《担保法》司法解释对此作了补充性规定。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8条“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不知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债权人可以按照担保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行使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
    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该动产。但是债务人对其交付的动产不具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的,债权人可能是基于对债务人的信赖而将第三人的财产视为债务人的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认定债权人是善意取得,从而在该财产上取得了留置权。这种认定的理由是,留置权的产生不权在于维护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公平,而且也应当维护交易安全。债权人接受债务人交付的动产,不可能要求债权人审查标的物是否为债务人所有,只要留置权人确信所留置的动产属于债务人,根据债务人动产占有的公信力,债权人对其善意取得的不属于债务人所有的物就享有留置权。《民法通则》和《担保法》只规定债权人占有的为“债务人的财产”,并没有规定是“债务人所有的财产”,因此,债权人占有的认为是债务人的,实际上是第三人的财产也应包括在内。确认留置权的善意取得符合法律规定和民法诚实信用和公平的基本原则。当然在实践中对留置权的善意取得,应以债权人不知的事实状态为限。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除外。
    全文
    8 2020-09-2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80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留置权善意取得的前提
一键咨询
  •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7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6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8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6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0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26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6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56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3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4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5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8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0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1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3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06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5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2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5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5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2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5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3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7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6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0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24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3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1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1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56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4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3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3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7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0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0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7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5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3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8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7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3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71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77****8909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连云港134****693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921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善意取得的前提
善意取得的前提:1、无权处分人持有动产或不动产;2、受让财产时为善意;3、支付合理价格;4、完成法定公示。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人将动产或不动产处分给他人,善意受让人依法取得该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或其他物权。
10w+浏览
房产纠纷
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担保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对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可以行使留置权,留置物当然应当是债务人所有或者合法占有的财产。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8条“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不知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债权人可以按照担保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行使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
10w+浏览
债权债务
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吗?
1、债权人占有动产 债权人占有债务人的财产,是留置权成立及存续的前提条件2、牵连关系 债权人的债权与债权人占有的财产须有牵连关系,才能成立留置权3、履行期4、无妨碍留置权。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什么是善意取得留置权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8条“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不知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债权人可以按照担保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行使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
10w+浏览
债权债务
什么是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08条“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时,不知债务人无处分该动产的权利,债权人可以按照担保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行使留置权”的规定,留置权可以善意取得。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