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算如何理解

帮助5人 3.6w浏览 匿名 2020-09-30 安徽芜湖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在我国,缓刑是指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如果暂缓执行刑罚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就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刑罚的执行在考验期内,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项制度。根据刑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得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而对刑法规定的“判决确定之日”却存在不同的理解,以致出现了不同的缓刑考验期限的计算方式。
    一种观点认为,确定之日是指判决生效之日。理由是,确定之日就是不可更改之日,判决书只有生效后才是明确而不可更改的。而我国刑诉法规定判决和裁定在发生法律效力后执行,这一原则也是不容改变的。并且缓刑仅是刑罚的执行方式,本身并不是刑罚。同时刑诉法也明确规定了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的类型。即便缓刑考验期限的判决确定之日是宣告之日,也只能是二审判决、裁定宣告之日,那也是生效之日,对于一审判决来说,仍应当是判决生效之日。而对于宣判后被告人再犯新罪或者发现漏罪的,只需要直接适用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把原罪与新罪或者漏罪并罚后,原判决不再执行,执行新的判决即可。依据刑法的规定对被告人数罪并罚后,已丧失了适用缓刑的适用,此时撤销缓刑也是有法可依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缓刑考验期限的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宣判之日。理由是,判决书一经宣判,非经法定程序不能更改,判决的内容已经明确了,且这样有利于确定被告人的考验期计算。
    笔者认同第二种观点,即刑法条文规定的“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中的确定之日应是指判决宣判之日。理由如下:
    一、从判决书的本身来看,判决书一经宣判,判决的内容非经法定程序(二审程序)就不能更改,即使是判决书判词写误或口头宣判时口误,都是不能再擅自更改。从这点上讲,一审宣判之日,缓刑的判决就已确定。并且从刑事法律文书改革后,法律文书样式中要求将缓刑考验期的起止时间写入判决书。如果将缓刑考验期从生效之日起计算,由于判决生效时间的不确定性,无法在判决书中明确缓刑考验期限的起止时间。相反,宣判时间是确定,将缓刑考验期限从宣判之日起计算,可以在判决书中明确缓刑考验期限的起止时间,体现判决书的严肃性。
    二、从刑法条文来看,确定之日不应是生效之日。我国刑法对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刑期,都明确规定为从判决执行之日计算,而对缓刑考验期限,却规定为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可见在立法上执行之日与确定之日是不同的时间概念。由于判决生效后交付执行,因此从执行之日起计算又可称为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那么,判决确定之日不是指生效之日。
    三、从缓刑考验期限的性质上看,确定之日不是生效之日。缓刑考验期限是指被告人被人民宣告缓刑后,有法定情形出现就会被人民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的期间。缓刑考验期限主要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来确定,缓刑考验期过长,会影响其改造的积极性,而过短,又难以发挥缓刑考验期限对被告人的考察作用。一般来讲,犯罪情节越重,缓刑考验期越长。人民对某个被告人宣告缓刑,是根据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来决定的,一旦宣判,就应起算其缓刑考验期。如果从判决生效之日开始计算,会使缓刑考验期限处于不确定状态(因为判决生效之日不确定),从而变相延长了缓刑考验期限,甚至出现犯罪情节较轻的被告人的缓刑考验期限变得比犯罪情节较重被告人的缓刑考验期限更长,这就违背了罪刑相适应原则。
    四、缓刑考验期从判决生效之日起计算,将出现法律漏洞,即在被宣告缓刑的判决生效以前被告人有撤销缓刑的法定情形却面临缺乏撤销缓刑的法律依据。如前面的那个案例,对被告人谢雨明的缓刑如何处置 如果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生效之日计算,谢雨明的缓刑考验期限还未开始,不在缓刑考验期限内,故审判漏罪的人民无法律依据而予以撤销也不能通过再审撤销,原判不符合再审的条件更不能通过二审撤销,因为在法定上诉期内无人上(抗)诉,一审判决已生效。但谢雨明的这种行为充分说明其还具有社会危害性,应当撤销缓刑。只要将缓刑考验期从宣判之日起计算,这一难题将迎刃而解。
    全文
    12 2020-09-3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2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算如何理解
一键咨询
  • 165****84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4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4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6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1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3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铜陵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2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5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8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47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1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4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6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8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4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8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27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7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85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7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2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1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5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15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57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7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3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15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6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2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6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3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蚌埠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8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2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41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6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7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3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4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8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0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8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8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6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6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6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盐城178****6966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80****9186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80****704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帮信罪申请缓刑要多久时间
[律师回复] 解析:
缓刑问题在实践中无法申请,我们仅能提供相关建议。
在具体流程上,办理时间并不漫长,通常情况下,当天便可完成所有手续。
然而,只有符合以下各项条件者,才能够向法院提交缓刑的申请建议:
首先,被判定为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并且其犯罪情节相对轻微;
其次,罪犯必须具备真诚的悔过之意;
再次,罪犯不能存在再次犯罪的风险;
最后,宣告缓刑不会对罪犯所在社区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年龄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正在怀孕的女性以及已经年满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更应该考虑适用缓刑。
关于帮信罪的量刑标准,一般而言,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罪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判决。
如果罪犯在构成帮信罪的同时还涉及到其他犯罪行为,那么将按照更为严厉的法律条款进行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盗窃罪成都立案标准如何确定
[律师回复] 解析:
我国关于盗窃罪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偷盗、扒窃或以其他方式获取公民个人财产价值达人民币1000元及以上者;
第二,在过去两年内实施了三次及以上盗窃行为者;
第三,未经许可擅自闯入他人住宅并进行盗窃者,此类住宅是专指那些供人居住、生活且其外部环境与外界处于相对隔离状态的住所;
第四,当众或在公共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窃取他人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者;
最后,符合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但情节特别严重者也将被视为构成盗窃罪。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57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
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平常生活过程中,相信会遇到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本篇文章对我们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作出了具体的法律知识解答,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帮助您了解更多与缓刑考验期限从什么之日起计算相关的法律方面知识。
10w+浏览
刑事辩护
盗窃罪从犯什么时候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我国,对于盗窃犯罪的量刑范围通常介于两个月至六个月之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在接受公诉案件立案之后,应在受理后的两个月时间内作出判决,但是最晚也不能超出三个月。
而针对那些可能会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已经上级人民法院的批准,才可以适当延长期限至三个月。
更为精确的陈述如下:
首先,对于因盗窃行为被拘留的嫌疑人来说,其拘留期限一般为十四日,但在特殊情况下,拘留期最长可达到三十七日;
其次,在逮捕并进入侦查阶段后,一般的侦查期限为两个月,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侦查期限最长可达到七个月;
再次,当案件被移交至检察机关进行审查起诉时,一般的审查起诉期限为一个半月,但在特殊情况下,审查起诉期限最长可达到两个半月;
最后,如果案件需要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那么补充侦查的期限最长可达五到六个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7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