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法律对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应该怎么规定

帮助5人 5w浏览 匿名 2020-10-04 新疆塔城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关于法律对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应该怎么规定这个问题,我的解答如下, 不当得利,它所指的是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条规定: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据此,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二是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益人,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时效才能起算。
    我们接下来看看我们本文的重要环节,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
    一、诉讼时效中的时效期限规定
    依据《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规定:向人民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该规定当然适用于不当得利之诉。
    二、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起算时点的确定,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
    1、主观标准:即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开始起算;
    2、客观标准:即从救济权发生或可得行使之时起算。
    三、两者的比较
    客观标准不受权利人知与不知的影响,有利于实践诉讼时效制度维护交易安全的规范目的,但在权利人还不知道其权利遭受侵害时即开始时效的进行,在伦理性上不免留有缺憾。
    相反,主观起算标准则不仅考虑到权利行使无法律上的障碍,还顾及权利人主张权利在事实上是否可能,因此有利于权利人的保护。但因为使义务人的法律地位系于权利人的主观情况,也存在着削弱时效制度功能的危险。有鉴于此,各国立法上多依时效期间之长短而区别其起算时点,即以客观起算点与较长时效期间相配合,以前者顾及安全性,而以后者顾及伦理性;或者,以主观起算点与较短时效期间相配合,以前者顾及伦理性,而以后者顾及安全性。我国系采用以主观起算点与较短时效期间相配合来确定诉讼时效起开始算的时点。
    全文
    10 2020-10-0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76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法律对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应该怎么规定
一键咨询
  • 和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61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80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5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4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35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8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68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和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65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4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35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7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65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2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2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26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5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1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6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8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3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8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23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44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2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8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3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38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0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0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1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7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6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3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5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80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5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2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4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5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7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3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0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4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0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2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0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4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连云港181****508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泰州178****204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52****341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当得利的利应该怎么返还
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2、受益人为恶意时的返还。即在取得利益时,明知没有合法根据时,即使该利益在返还之时已经减少甚至不复存在,返还义务也不免除。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不当得利纠纷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方受益。是指因一定事实,使一方的财产总额增加。财产的增加包括积极增加和消极增加。对利益的认定是整个不当得利制度的核心,利益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金钱,还有劳务及使用权等权益的增加,如财产利益上负担的消灭。他方受损。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当得利民法典孽息应该怎么计算?
不当得利意思是说不具有合法性质地获得利益并且造成他人损失。在民法典中也有所提及,法律明确规定不当得利需要返还受损人原物以及原物产生的孽息,孽息的计算要从不当得利开始的那天起。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不当得利所得该怎么进行返还
1、受益人善意时的返还,即在受益人取得利益时不知道没有合法根据时,其返还利益的范围以利益存在的部分为限。如果利益利益已不存在,则不负返还义务。2、受益人为恶意时的返还。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4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当得利有诉讼时效吗?
物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债权都适用诉讼时效,物权法定,不当得利不是物权,是一种债权,当然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它一般适用于二年的诉讼时效。
10w+浏览
债权债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