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在哪些情况下,员工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帮助5人 3.7w浏览 匿名 2020-10-06 安徽宣城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劳动合同的解除,是指当事人双方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解除双方权利义务关系。我国劳动法在规定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时,就劳动者有过错和劳动者无过错两种情况作了不同的规定。
    1.按照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试用期是指用人单位对新招收的合同制职工进行思想品德、劳动态度、实际工作能力、身体情况等进行进一步考察的时间期限。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规定试用期,其期限的长短由企业根据不同工种的实际情况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试用期内,如果发现职工有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如身体条件、受教育程度、实际工作能力不符合录用条件,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以保证职工队伍的素质,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劳动纪律是职工在集体劳动中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职工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行为主要包括:严重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影响生产、工作秩序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服务态度很差,经常与顾客吵架或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职工有上述行为时,企业应当及时进行教育,或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给予应有的行政处分。如果经过教育或行政处分以后,职工仍然不改正错误的,企业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而不必先办理辞退手续,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主要指:玩忽职守,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遭受损失,违反政策,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损公肥私,使企业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盗窃,使企业遭受重大损失,尚不构成犯罪。职工有上述行为之一的,企业有权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也不必先办理辞退手续,再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
    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劳动者违反国家法律,构成犯罪,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上述六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属劳动者有过错,劳动者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劳动者,也不需要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2.按照劳动法
    第四十条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按照《国营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的规定,劳动合同制工人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一般给予3个月到1年的医疗期限。在本单位工作满20年以上的,医疗期可以根据不同病情适当延长,对于医疗期满以后,仍然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时,当事人双方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的某些内容。变更劳动合同,需要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才可,如果双方当事人就变更劳动合同不能达成协议,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上述三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属劳动者无过错。劳动者无过错,企业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根据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的工龄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这样做,不仅有利于维护企业经营者的权威,帮助企业行政方面更好地行使职权,也有利于职工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稳定职工情绪。
    全文
    8 2020-10-06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3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在哪些情况下,员工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键咨询
  •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4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1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2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6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0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0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0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8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8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蚌埠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5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55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5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7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7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6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3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1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8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66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阜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56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02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6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5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2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陵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6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2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2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5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7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7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7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4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安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7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1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3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马鞍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5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肥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08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黄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芜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0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1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宣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滁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4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5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六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5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2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8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1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04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苏州177****876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2****967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81****6524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单位什么情况下需要支付代通知金?
单位需要向员工支付代通知金的情况是:指用人单位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该提前一个月通知的情况下,如果用人单位没有依法提前一个月通知的,以给付一个月工资作为代替。代通知金是非法律用语,《劳动法》中没有“代通知金”的概念。
10w+浏览
劳动纠纷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什么情况下单位要提前通知解除合同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单位对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会不会坐牢
[律师回复] 解析:
确实如此。对于实施行贿罪这一违法行为的人员,法律将对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支付罚金。而对于犯下更为严重的行贿罪的人员,法律将对其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还需支付罚金;如果由于行贿行为谋求了不当得利,情节相当严重,或者使国家利益蒙受了巨大损失的情况,那么这些人员将会面临五年以上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并且需要赔偿罚金。对于情节特别严重者,或者是由于行贿行为导致国家利益遭受了特别重大损失的人员,他们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的严厉制裁,同时还需支付罚金或者没收个人财产。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行贿者在被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之前能够主动交代自己的行贿行为,那么他们将有可能获得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机会。
具体来说,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较轻,对于侦破重大案件起到关键性作用,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行贿者,他们有可能获得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宽大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九十条
【行贿罪的处罚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国家公职人员受贿罪时效是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如触犯此等罪状,将承担法定的刑事处罚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是拘留;而关于其追究时效期,相较之下则长达五年之久。
再者,倘若犯罪行为涉及巨额款项或呈现出其他严重情节,相应的法定刑责便会上升至三年以上但不满十年的有期徒刑;
然而,即使如此,其追究时限依旧维持在十年内。
最后,针对那些涉及极其巨大的财产数额或者具有其他极端严重情节的罪犯,他们将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与此同时,其追究时效期也将相应地延长至二十年之久。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单位合同诈骗罪数额是多少
[律师回复] 解析:
倘若采用经济合同作为手段来实施诈骗行为,且该诈骗行为涉及到的财物价值达到一定程度时,便构成了合同诈骗罪。
至于合同诈骗罪所应受到的刑罚,是以诈骗罪的标准为基础进行判定的,即在量刑方面,我们应该将合同诈骗罪视为诈骗罪的一个分支来看待,并以此来对照适用于其的金额标准。
具体来说,当犯罪分子通过个人行为对公共或私人财产造成的损失超过2千元人民币时,就可以被认定为“数额较大”;而当这个数字上升至3万元人民币以上时,我们就有理由将其认定为“数额巨大”;如果犯罪分子的诈骗行为导致的财产损失高达20万元人民币以上,那么这无疑就是“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了。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哪些情况下单位提前通知会解除合同?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哪些情况下单位提前通知会解除合同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合同事务
解除取保候审能否再追诉
[律师回复] 解析:
取保候审被视为刑事诉讼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强制性措施,但并不能表明此阶段已经圆满结束或将完全避免刑事制裁。
值得强调的是,取保候审仅仅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而并非实质意义上的刑法处罚。关于未来的走向,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在于取保候审期限届满之后,由法院所做出的关于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罪行轻重以及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等方面的判决。
首先,取保候审作为一种强制性措施,其本身与是否判处刑罚无关;
其次,若经法院审理认定被告人并未实施犯罪行为,则自然无需进行刑罚处罚;
最后,通常情况下,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被告人往往会被判处缓刑。因此,最终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若经过深入调查核实,确实存在犯罪事实,那么被告人必将面临刑罚处罚,至于量刑的程度则需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然而通常情况下,能够获得取保候审批准的案件,其情节相对较为轻微,量刑在三年以下者仍有可能被判处缓刑。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66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单位合同诈骗罪判几年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单位实施合同诈骗行为的判刑标准如下:
首先,对于涉嫌构成单位合同诈骗罪的商业实体,将依据其具体行为性质及情节轻重程度进行量刑裁决;
其次,针对相关直接责任人,则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同时处以罚金或单处罚金的处罚;若涉案金额庞大或存在其他重大情节,那么可能会被判处三至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以相应金额的罚金;
最后,在涉及到巨额欺诈或其他极其恶劣情节时,则可能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的严厉惩罚,同时还需缴纳罚金或没收全部财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劳动者严重违反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劳动者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的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职务侵占罪单位如何认定标准最新
[律师回复] 解析:
1.本罪之犯罪客体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在此所述之"公司",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之非国有性质的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而所谓"企业",则特指除前述公司之外的非国有性质,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设立,具备一定数额注册资本及一定数量从业人员的盈利性经济组织,例如商店、工厂、酒店、宾馆及各式服务性行业、交通运输业等经济实体;
至于"其他单位",则泛指除上述公司、企业之外的非国有性质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涵盖集体或民办的事业单位,以及各类社团。
2.职务侵占罪所侵害的对象为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物,其中包括动产与不动产。所谓"动产",不仅包含已经处于公司、企业、其他单位控制、管理之下的货币财富(包括人民币、外币、有价证券等),同时亦包括本单位依法享有所有权但尚未实际占有之财物,如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持有的债权。就财物形态而言,犯罪对象既包括有形物品,亦包括无形资产,诸如厂房、电力、煤气、天然气、工业产权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743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什么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在劳动组织与用人单位协商好进行解除劳动关系的,过失性辞退的,非过失性辞退的以及经济型裁员四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其中,过失性辞退包括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等。
10w+浏览
劳动纠纷
单位员工受贿罪怎么判
[律师回复] 解析:
该罪行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需缴纳罚金。对于企业、公司及其它有组织机构的单位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向他人索要或者非法接收他人的财物,以帮助他人获得经济利益,且在这一过程中,资金数额达到一定标准时,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需要承担相应的罚金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0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村委会成员挪用公款罪主体是什么人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属于一种特殊性质的群体,他们是国家工作人员。这其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其内涵与外延与之前我们探讨过的贪污罪中的国家工作人员有相似之处。
然而,两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特定性以及公务(职务)性的方面。
具体来说,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国家工作人员涵盖了以下几类人群:在国家机关中担任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中担任公务的人员;接受国有单位委派前往非国有单位中执行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从事公务的人员。
其次,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将公款擅自挪作他用,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或者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盈利活动的行为,亦或是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仍未归还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挪用的款项是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等公益事业的物资,那么将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
【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