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针对您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能怎么适用问题解答如下, 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如何适用
处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确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时应适用何种法律规范争议颇多,目前在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当以《条例》为依据,凡构成医疗事故的,按《条例》的规定来确定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不构成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一律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医疗损害赔偿属于民事赔偿的一种,《民法通则》第98条和第119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完全可以根据这两条来确定,而且《民法通则》是基本法,法律效力高于《条例》和其他法律,因此应优先适用。
第三种观点认为可以适用《民法通则》,也可以适用《合同法》,赋予患者选择权。
第四种观点主张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其理由是《消法》
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这一规定明确了《消法》的调整范围。患者到医院挂号治疗,医院有偿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这是一种特殊的消费行为,理应受到《消法》的调整和保护。因此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完全应当适用《消法》。
司法实践中,由于无统一规定,人民在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时,在适用法律方面做法各异,比较混乱。在以前,人民基本上都是依据《办法》来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少有突破。
近年来,不少已经突破了《办法》的限制,在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上逐步多元化:有的适用《民法通则》;有的适用《条例》;还有的适用《消法》,但由于审判实践认识上的差异,导致适用法律的不同,常常会造成相类似的案件却出现了大相径庭的判决结果,尤其是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可能会出现同一案件由两个不同的法官或来审理裁判,而两者的判决结果差异甚大,少则几万,多则十来万、几十万元,有损我国法律的统一性和严肃性。
医疗损害赔偿应该适用何种法律、法规,这的确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责任.,便可排除《合同法》的适用。在审判实践中,也未见有适用《合同法》来审理医疗损害赔偿的案例。
其次,就《民法通则》、《消法》和《条例》而言,这三部法律、法规似乎都可以作为处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依据。
我们来分析这三部法律、法规之间的关系,不难看出,《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法律的基本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而制定的专门法。而《条例》则是为正确处理医疗事故,维护医疗秩序而制定的行政法规,从法律层次和效力方面来讲,《条例》均低于《民法通则》。而且《条例》
第四十九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显然把一部分医疗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这与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是相悖的。因此,当作为行政法规的《条例》的有关规定与《民法通则》相抵触时,应以上位法、基本法即《民法通则》为准。
医疗损害赔偿是否适用《消法》的问题,目前仍然是法律适用中的盲点,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对此也无明确规定。学术界和实务界也观点不
一,各执己见。主张适用《消法》的观点认为患者也是消费者,医疗机构也是经营者或提供服务者,患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当然可以适用《消法》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利。反对适用《消法》的观点则认为,依通行体制,《消法》属于经济法部门,而《民法通则》则属于民商法部门,这两个部门之基本理念是不同的。医疗行为是一种专业化高风险的行为,医疗过程中应当赋予医方一定的自由度,若适用《消法》,则给予医方过多限制,不利于整个医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也间接地损害了患者的利益,且医疗活动具有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的特点,很难完全适用《消法》。
根据《消法》
第七条、
第八条、
第十八条的规定,作为经营者的医疗机构为消费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应当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而消费者同时享有知悉其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与《民法通则》
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是基本上一致的。可见《消法》并未将医疗服务排除在外。而且《民法通则》与《消法》在损害赔偿方面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患者可以医疗单位医疗服务中未尽最善注意义务而造成损害为由,依据《消法》要求赔偿。因此,医疗损害赔偿也可以适用《消法》。
既然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可以适用《条例》、《民法通则》或《消法》来处理,那么在处理具体案件时,究竟如何选择适用的法律呢?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笔者认为,《民法通则》虽是基本法律,但其规定的损害赔偿范围却不够全面、具体;《消法》有关赔偿规定相对于《民法通则》来说是有进步的;《条例》中的赔偿范围和标准是总结了我国医疗事故赔偿的经验而确定的,比较合理,但是却仅限于医疗事故赔偿,不能涵盖一切医疗损害赔偿。
司法实践中,在处理具体医疗损害赔偿案件时,应区别具体案情分别选择适用的法律:
(一)若医疗损害后果明显,已构成医疗事故的则完全可以适用《条例》来处理;
(二)若医疗损害后果不明显,未构成医疗事故,但损害事实又确实存在,则应适用《民法通则》或《消法》来处理。上述第
(二)项虽不能适用《条例》,但完全可以比照《条例》有关医疗事故的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来酌情确定具体赔偿责任
总之,《民法通则》的基本法地位应确立,将其作为适用的基本法律;《条例》和《消法》在不与《民法通则》相抵触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案情选择适用《条例》或《消法》。但不论适用哪种法律,其价值取向应当是一致的,即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平衡二者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