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交通肇事罪认定的问题

帮助5人 4.6w浏览 匿名 2020-11-07 云南楚雄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解答如下,  认定交通肇事罪应当注意哪些问题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问题。如果行为人没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或者并未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或者虽然发生了交通事故,但并未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损失的,不构成犯罪。
    2、划清交通肇事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界限问题。两者侵犯的客体都是交通运输的秩序和安全,但其主要区别在于:第
    一、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前者表现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使人员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而后者表现为实施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第
    二、主观方面的内容不同。前者有过失构成;而后者是由故意构成。、关于判定交通肇事罪是否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的问题。在2000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强调,分清事故责任是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基础。根据于1991年9月22日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第十八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从有关部门提供的的情况看,负事故次要责任的情形,由于其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较小,损失后果不大,一般作行政处罚,不需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承担其他几种责任的情形,则确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必要。在论证过程中,一种意见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定责标准,在认定事故责任方面存在着随意性较大、定责失衡等问题,建议在认定交通肇事罪问题上,可否不以交管部门出具的责任认定意见为依据。诚然,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焦点问题集中在事故的认定和责任的分析上,比较特殊也很复杂。但是,如果不以此为前提,则无法判定交通肇事行为人与肇事后果间的因果关系,更无法确定其应当承担的是行政责任还是刑事责任。有关事故责任认定方面的统一执法标准虽然仍需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但在目前的条件下,还应坚持以交管部门认定的事故责任来认定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条件。此外,“两高”于1987年8月21日发布的《关于严格依法处理道路交通肇事案件的通知》中也有类似的表述,上述解释延续了相关规定。
    4、关于交通肇事罪中财产损失的认定问题。刑法
    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公私财产”是否包括肇事者个人财产问题,在有些情况下,就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有的案件,肇事者造成的公共财产和他人财产损失数额不大,但自身遭受的财产损失惨重(如名贵车肇事与低档车俱毁)。有的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认定公共财产和他人的财产损失,数额不大的,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将其自身财产一并计入损失数额,就可能符合定罪条件。因此,本着从严惩处这类犯罪的需要,应当将肇事人的个人财产损失一并计入损失数额。但是,交通肇事罪的危害在于对公共财产、他人人身及其财产造成的损失,其自身的财产损失应当视为肇事人为自己的违章行为承担的经济责任,而不应将其作为承担刑事责任的条件。因此,上述解释
    第二条中关于“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承担刑事责任的规定,是符合立法本意的。
    5、关于肇事后逃逸的问题。“交通肇事后逃逸”是1997年刑法关于交通肇事罪增加规定的的加重处罚的情节。实践中,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往往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损失无法得到赔偿、案件查处难度增大等等,必须依法予以严惩。解释
    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
    第二条
    第一款和第二款(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这一解释
    首先,将认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界定为“逃避法律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想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逃跑的目的是怕受害方或者其他围观群众对其进行殴打等等。同样是逃跑,但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能够通过报告单位领导或者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因此,对逃跑行为作上述区分是必要的,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不枉不纵。
    其次,所规定的“逃跑”,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在论证过程中,有的人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应当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的行为,实践中大多也是这种情况。但是,据交管部门提供的情况,有的肇事人并未在肇事后立即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而且在将伤者送至交管部门处理时逃跑,类似的情形也有很多。如果仅将逃逸界定逃离现场,那么性质同样恶劣的逃避法律追究的行为就得不到严惩,可能会影响对这类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因此,只要是在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都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2页)上一页12下一页
    全文
    8 2020-11-07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48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交通肇事罪认定的问题
一键咨询
  • 临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1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44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383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44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5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623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50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37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1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57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7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1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4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3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1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28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25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3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5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1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5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0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3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83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2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1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5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53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1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6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3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6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2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6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50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0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3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71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2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1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7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5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38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5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88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35****780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77****238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沭阳180****386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交通肇事罪自首认定问题
《刑法》总则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按此规定,只要构成犯罪,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就应认定为自首。总则对自首的规定,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因此,对交通肇事罪的肇事人没有逃跑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有关交通肇事逃逸的问题?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 ,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交通肇事罪争议哪些问题
交通肇事罪涉及争议多,包括共同犯罪定义、非机动交通工具的适用、与意外事件的区分。该罪指违反交通法规,引发严重事故,造成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需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追尾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问题
后车撞行驶中的前车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后车承担全部责任;夜间前车没有尾灯,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前车在道路上停车后未按规定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和设置警示标志,形成的追尾交通事故,前车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后车承担事故主要责任。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26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请问交通肇事罪怎么认定
交通肇事罪定义如下:犯罪主体为满16岁、具法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侵犯客体为交通运输安全。主观上,行为人需有过失心理,如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客观上,行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严重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重大损失。
10w+浏览
交通事故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