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怎么判断诈骗罪的是非法占有还是非法占用的

帮助5人 4.8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21-03-10 云南红河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律图平台法务
    律图平台法务
    99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您好,针对您的问题解答如下,   行为人是否使用虚假的身份,存在虚假或明显违法违规的承诺。如行为人使用化名、等虚假身份;利用被害人占便宜、贪小利的心理,以内部消息、高额利息等诱使被害人陷入陷阱;行为人以有关系能帮助上大学、“捞人”等骗取被害人。  行为人取得被害人财物后的处置情况。诈骗犯罪行为人的目标最终指向财物,以借为名实施的诈骗与民事欺诈易混淆,主观目的不易被察觉,因此对涉案财物的事后处理成为推定其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关键。司法实践中,以借为名的行为人对财物的事后处置一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处置行为具有迅速性,如在借用之前已联系下家,在占有财物后立即出售变现;二是对财物处置的随意性。行为人急于将所占财物出手,通常会低价变卖。上述特点反映了行为人占有财物的主观目的,从其对财物的迅速、随意处理可推定出借用时主观上就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属于以借为名的诈骗犯罪。  行为人事后的态度。如行为人占有财物后,立即逃匿并变更联系方式;或极力编造理由,拖延搪塞、哄骗推诿,使被害人完全失去对财物的控制,可推定其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行为人到案后的辩解。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到案后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如因生病住院、经营亏损、自己被骗等无法返还被害人财物。在认定其主观目的时,应当以客观事实证据为依据,结合上述要点综合判断其辩解的合理性和可信度。  当然,具体案件中导致行为人没有履行能力、缺乏履行行为的原因很多,不能单纯据此片面地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主观故意。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既要避免单纯根据损失结果客观归罪,也不能仅凭被告人的供述,而应当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全文
    8 2021-03-1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2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怎么判断诈骗罪的是非法占有还是非法占用的
一键咨询
  • 168****73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02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4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04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1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5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1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77****50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82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0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2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4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203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5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7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45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0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786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2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86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52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4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7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4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0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5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11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2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1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07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5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75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8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0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78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1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6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2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20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82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4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1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2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0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3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88****1621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9840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宿迁156****3045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侵占罪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
侵占罪,即非法占有他人物品,违背法纪,擅自将代管的财物、遗失物或发现的埋藏物据为己有,只要涉及金额达到法定门槛,且拒绝归还,即构成犯罪。对此类犯罪者,刑罚会依据情节轻重,可能包括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对于情节严重,如涉及巨款或恶劣行为者,刑期将提升至两年以上五年以下,同时附加相应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侵占罪是否有非法占有目的
侵占罪,即非法占有他人物品,违背法纪,擅自将代管的财物、遗失物或发现的埋藏物据为己有,只要涉及金额达到法定门槛,且拒绝归还,即构成犯罪。对此类犯罪者,刑罚会依据情节轻重,可能包括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罚款;对于情节严重,如涉及巨款或恶劣行为者,刑期将提升至两年以上五年以下,同时附加相应的罚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侵占罪是非法占有么
侵占罪指非法占有行为,动机为非法占据,目的为主观占有。行为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将他人委托保管的贵重物品、遗失或隐藏物转为己有。当这些物品价值达到一定数额,且行为人拒绝归还给原主人时,即构成侵占罪。这种行为严重侵害了他人的财产权益,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罪中怎么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诈骗罪中怎么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诈骗罪中怎么去判断行为人“以非法占是不是有为目的”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是不是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诈骗罪中怎么去判断行为人“以非法占是不是有为目的”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