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逃避处罚罪的司法认定

帮助5人 3.2w浏览 匿名 2021-03-14 山西太原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您好,对于您提出的问题,我的解答是, 刑法条文
    《刑法》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 情节严重,是指向性质严重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集团通风报信、提供便利的多次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的,或者因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造成严重后果的等。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8月6日(三十一)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案(第417条)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全文
    12 2021-03-14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49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逃避处罚罪的司法认定
一键咨询
  • 176****38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55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23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1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3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1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0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75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54****21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3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4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7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8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83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8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30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1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7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48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31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783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6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4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1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0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5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0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6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7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18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3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73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7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71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15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66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3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77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7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2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4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5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5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7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6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8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75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01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7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淮安135****353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34****481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2****985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认定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的认定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抢劫罪为逃避处罚杀人如何定罪
[律师回复] 解析:
“抢劫致人死亡”这一概念,除了涵盖了典型的故意杀人之外,还确立了在实施抢劫犯罪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致使受害者失去生命的严重后果,那么就应该按照抢劫罪来进行统一量刑处理以及严惩不贷的原则。
然而,这并不代表所有在抢劫过程中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都必须被认定为抢劫罪,并且需要加重其刑罚程度。
具体来说,如果行为人是为了获取财物而事先策划并有意杀害他人,或者在实施抢劫的过程中,为了压制被害人的抵抗而故意杀人,那么这些情况都应当被视为抢劫罪的一部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定罪量刑。但是,如果行为人在实施完抢劫之后,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再次故意杀人,那么这种情况就需要将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合并起来进行定罪量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数罪并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诽谤罪事实认定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通过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侵害他人的人格尊严或者恶意制造并传播虚构事实来诋毁他人名声的行为,情节严重者,依法应被认定犯有诽谤罪。诽谤罪的基石构成需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客体要件,它的侵害对象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此种犯罪的受害者只能是自然人;
第二,客观要件,诽谤罪的犯罪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且情节严重;
第三,主体要件,诽谤罪的主体是一般的自然人,只要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均可成为诽谤罪的罪犯;
第四,主观要件,诽谤罪在主观上必须是故意的,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所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也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导致他人名誉受损的不良后果,同时还期望这一后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破坏他人的名誉。若行为人误将虚假事实当作真实事实予以传播,或者虽然传播了某一虚假事实,但并没有损害他人名誉的意图,那么就不能被判定为诽谤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逃避商检罪如何处罚
为了更好的应对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法律问题,我们需要学习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本站整理了一些与逃避商检罪如何处罚相关的法律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骂人能认定寻衅滋事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此回答并不符合您的预期。需明确指出的是,单纯地实施谩骂行为并不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寻衅滋事行为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类型:行为人为寻求刺激而与他人结伙斗殴的;有组织地进行追逐、拦截他人的;强行索取、占有他人财物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产的;以及其他形式的寻衅滋事行为。寻衅滋事罪,则是指在公共场所无缘无故挑起事端,引发骚乱,导致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对他人进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的;强行索取、占有他人财物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产,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考虑寻衅滋事的次数、所造成的伤害后果、是否存在强行索取、占有他人财物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产的情况,以及其他可能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从而增加相应的刑罚量,最终确定基准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
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87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洗钱罪的共犯如何认定标准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共犯的判定,其具体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参与者人数必须至少为两人,且这两人都必须已经达到了我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并且具备完全的刑事责任能力;
其次,共同犯罪者之间必须存在着共同的犯罪意图,即他们都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仍然实施该行为;
再次,共同犯罪者在客观层面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即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犯罪目的,并且彼此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了一种有机的整体;
最后,共同犯罪者所侵犯的客体必须是相同的,即他们的行为都是针对同一个对象进行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为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提供资金帐户的;
(二)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帐或者其他支付结算方式转移资金的;
(四)跨境转移资产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逃避税如何确定处罚的?
逃避税款的金额不同,处罚标准也有所不同,逃税金额在应纳税总额的10%以上,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逃税金额的应纳税总额的30%以上,判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0w+浏览
税务类纠纷
贩毒罪数量如何认定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达200克以上,海洛因或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达到10克以上者,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将被同时处罚金。而对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在200克以下,海洛因或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在10克以下,以及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情况,也将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然而,如果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超过1000克,海洛因或可卡因或甲基苯丙胺超过50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巨大的,则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五)参与有组织的国际贩毒活动的。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二百克以上不满一千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十克以上不满五十克或者其他毒品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协议离婚逃避债务处罚
1、给予双方教育与强制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这种借着离婚的名义逃避债务的情况,应该有执行人员像夫妻二人进行法律宣传工作,让其认清这个严重性,让其认清严重性,如果还是没有效果的,可以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2、人民法院有权利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有的资产进行查封。
10w+浏览
刑事拘留一足会刑事处罚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刑事拘留乃是一种严谨且极具强制性的约束手段,并非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惩治方式。拘留作为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实际上可细分成三类,即刑事拘留、行政拘留以及司法拘留。
其中,刑事拘留并非我们常说的惩罚之意,而是公安部门为确保对犯罪嫌疑犯进行妥善处理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强制措施。其主要宗旨在于制止正在发生的犯罪行为,防止犯罪分子逃脱或实施自杀等极端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被拘留者并不一定就是罪犯。在经过深入调查并确认其确已构成犯罪之后,公安部门会将相关情况上报至检察院,由后者批准执行逮捕。若最终判定有罪,那么在拘留期间所度过的时间便可折抵相应的刑期。反之,如果调查结果显示其并未构成犯罪,则应立即予以释放,同时也不会在个人档案中留下任何不良记录。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7222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帮助逃避处罚罪司法解释内容是什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对帮助逃避处罚罪作出司法解释: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司法及公安、国家安全、海关、税务等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侵占罪的主体认定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一)本犯罪的实施主体系一般的自然人,只要该个体年满十六岁且具备相应刑事责任能力即可成为本罪的潜在罪犯对象。
(二)从主观角度出发,本罪成立的必要条件在于行为人必须存在明确的故意心理状态,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予自身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却仍然非法据为己有。过失行为无法构成本罪。
此外,构成本罪还需具备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明确意图。仅仅存在故意心态而缺乏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意图,则无法按照本罪进行定罪量刑。
(三)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乃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四)在客观方面,本罪主要表现为将他人交付给自身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同时拒绝归还给原所有者的行为。所谓“他人交给自身保管的财物”,即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经过他人委托或者依据契约或相关法律法规而为他人收藏、管理的财物。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