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当事人应当提出回避申请的程序是怎样样的

帮助5人 3.1w浏览 匿名 2021-03-25 广东汕尾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当事人如何提出回避申请
    回避的提出有两种方式:一是申请回避。二是可以自行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可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但应当说明申请回避的理由。法官和其他有关人员自行回避的,应当向审判长、院长或审判委员会提出并说明理由。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在三日内以口头或书面方式作出决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决定回避的,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退出本案审理;驳回回避申请的,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应继续本案的审理。民事诉讼法对不服驳回回避申请的决定设置了救济程序,即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复议申请应当在三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二、什么是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要求人民审判案件时承办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因遇有法律规定的不得参与案件的审理或执行有关任务的情形,不参加对该案的审理或有关任务的执行。在审判案件和执行有关任务时,上述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与本案当事人有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其他关系。遇有上述情形之一的,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应主动地、自觉地提出回避,当事人也有权申请要求他们回避。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关于申请回避的处理,对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人民对回避申请所作的决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但必须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作出。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实行回避制度,是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共有的基本原则之
    一,其目的在于防止利用职权,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
    适当的利用回避制度进行权利的保护对于实现法治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不但进化了司法审判风气,还有利于对我国诉讼制度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考验,所以当事人熟悉回避制度的流程,不但利于自己,还利于国家。
    全文
    10 2021-03-2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46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当事人应当提出回避申请的程序是怎样样的
一键咨询
  • 160****15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7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051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7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82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2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7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6****66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0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1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3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12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8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8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28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6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2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7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5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5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1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8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20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6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310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42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7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58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8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8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1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7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东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862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30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3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5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07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1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7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11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7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5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无锡152****216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77****627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52****936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刑事诉讼法回避提出程序是什么?
在法庭审判开始以后,审判长应首先向当事人告知申请回避权,然后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行使这一权利。只有这样,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审判人员、公诉人等才能被排除出法庭审判过程。刑事诉讼法有关审判阶段适用回避的规定,既适用于第一审程序,也适用于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哪些人可以要求应当回避的人员回避?
在我国,以回避提出的主体不同为标准,可以将回避划分为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相关人员符合法定情形,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他们回避,公安司法机关可以指令他们回避。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听证程序回避制度是怎样的?
行政机关在实施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前,应当向社会发布听证公告。除当事人之外,与行政许可事项有直接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听证公正性的参加人员应当自行提出回避,申请人、利害关系人也有权申请其回避。
10w+浏览
诉讼仲裁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案件当事人应该怎样申请回避
首先,当事人不能随意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只能在出现了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必须回避的情形,而且审判人员又没有自行回避的情况下,才可以提出回避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必须回避的情形有:第一,参加本案审理的审判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第二,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应当回避。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81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提出回避申请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如何提出回避申请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诉讼仲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