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为的内容有哪些

帮助5人 4.2w浏览 匿名 2021-03-29 山西临汾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你的问题解答如下,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采取有违商业道德或者非法的方式去进行市场竞争的行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弄虚作假,或者把他人的产品或服务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导致消费者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那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的规定,下列行为均属于混淆行为:
    (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注册商标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权利之一。商标法对注册商标权的内容、行使方式、保护范围作了专门规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将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作为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禁止,其立法意图是编织更严密的法网,使这种行为受到来自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两方面的防范和制裁。因此,在法律责任上,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此种行为依据商标法加以处罚。若不能适用商标法制裁,而行为人确实对他人注册商标造成损害的,可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追究法律责任。
    (2)与知名商品相混淆。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规定,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年7月6日发布《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对保护知名商品作出了全面细致的规定。所谓“知名商品”,是指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的商品。所谓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是指知名商品独有的与通用名称有显著区别的商品名称。
    法律、行政规章之所以对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进行保护,是因为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是权利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在使用过程中,权利人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进行宣传,才使其由普通商品成为知名商品。他人擅自制造、使用、销售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目的在于利用其良好的商品信誉和一定的知名度推销自己的商品或牟取其他非法利益,其不正当属性是显而易见的。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归属,在有多人主张权利时,应当依照使用在先的原则予以认定。
    (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企业名称及自然人个人的姓名,是其拥有者最具特色的、最基本的识别性符号。企业名称权及姓名权是受法律保护的人格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企业名称和生产经营者的姓名是区分商品生产者、经营者或服务的提供者来源的重要标志,它能反映出该企业或该生产经营者的商品声誉及商业信誉。他人若要使用(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必须取得合法所有人的书面同意。擅自使用行为不仅侵犯他人的合法在先权利,也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对市场竞争规则的破坏。因此,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明文禁止。
    (4)伪造、冒用各种质量标志和产地的行为。根据有关法律和行政规章的规定,中国质量标志主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及名优标志。
    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是指企业通过申请,经国际国内权威认证机构认可,颁发给企业的表示产品质量已达认证标准的一种标志。使用认证标志,可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增强用户的信任度。未经认证而伪造、冒用认证标志不仅践踏国家商品质量认证制度、使其形同虚设,而且还可能使含有事故隐患的商品流入市场,危及用户和消费者的生命或财产安全。反不正当竞争法将此种行为作为严重违法行为予以禁止。
    名优标志是一种荣誉性质量标志。国家给予产品的名优标志有金质奖章荣誉标志、银质奖章荣誉标志、“优”字标志三种。只有按照法定程序,经专门机构认定,方可获得并使用。伪造、冒用名优标志,有悖于诚实信用的商业道德,是十足的欺骗性行为,因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禁止。
    产地名称是表示某项产品来源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的说明性标志。当产品质量、特点与其产地存在某种固定联系时,产地名称所反映的不仅是产品与其产地之间的外部联系,同时还揭示出产品质量与产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时产地名称对产品质量而言不仅具有象征性意义,还具有区别功能,因此受到法律以及国际公约或者条约的保护,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关于原产地名称的规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中关于地理标志的规定等。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4项禁止“伪造产地”中“产地”一词,其外延显然大于“原产地名称”而更接近“地理标志”。实践中,如果伪造产地的行为不能依照产品质量法、工业产权法有效制止的话,应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予以制裁。
    全文
    8 2021-03-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3325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混淆行为的内容有哪些
一键咨询
  •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6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07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6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1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4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68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1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0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8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0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7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3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35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4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3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57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0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8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7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22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4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086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6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58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2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6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8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3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48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3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0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0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1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1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3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7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0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50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1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63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45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7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37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40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3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6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京177****850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680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3944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公司法竞业限制条文易被混淆的问题有哪些?
1、公司对违规的董事、高管人员行使归入权的要件2、违规的董事、高管代表公司与第三方签订的合同是否无效3、违规的董事、高管对有竞争关系的两公司分别承担什么民事责任4、 违反公司法竞业禁止的行为能否造成公司主体资格的瑕疵5、违规的董事、高管是否会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
10w+浏览
公司经营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产生混淆的原因有哪些?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无论我们是在购物、出行、学习还是工作中,都是离不开法律知识的,我们应该要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的生活正面临着与产生混淆的原因有哪些相关的问题而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从本文内容中来寻找答案。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产生混淆的原因有哪些?
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如果您目前正面临着产生混淆的原因有哪些的问题没办法解决的话,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中整理的一些法律知识来找到答案。
10w+浏览
合同事务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产生混淆的原因有哪些?
当前的社会中,在就业、出行、购物等各种情形时,都是可能会遇到一些法律权益被他人侵害等一系列的法律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多学习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面对这些法律问题时我们就可以通过法律的方式来维权了。在本文内容中我们对产生混淆的原因有哪些进行了解答,希望能解答您的问题。
10w+浏览
合同事务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906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1、采用假冒或仿冒商品名称、包装等混淆行为引人误会商品与他人存在联系;2、采用贿赂手段谋取交易机会或竞争优势;3、采用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4、采用盗窃、贿赂、披露等行为获取商业秘密;5、抽奖式有奖销售奖金超过5万元或其他违反规定的有奖销售行为;6、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损害竞争对手信誉、声誉行为;7、利用技术手段影响用户选择的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