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表适用纳税申报范围:本表主要适用于单位纳税人、个体工商户、临时纳税人、以表代证、报验登记纳税人申报以下税种(非核定征收、非扣缴、非受托代征):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印花税、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资源税、文化建设事业费。存续房屋、土地的应纳税所属期间不同,则应分条申报,各房屋应纳税所属期间据实填写。4、应税收入(数量)、允许扣除金额(数量)、计税金额(数量)、应税金额、本期应纳税额、本期应补缴税额应按照本表规定的逻辑关系填报。其基本逻辑关系是:应税收入(数量)-允许扣除金额(数量)=计税金额(数量)。5、正常申报功能内的综合申报表,只能申报一次,假如申报后,发现少报税款,应打开补充申报内的综合申报表,将少报的税款在补充申报内的综合表中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