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你好,我同事和我关系挺不好的,现在在网上到处传我的传言,说的特别难听,我想请问一下如何起诉网络诽谤罪?

帮助5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17-07-15 重庆丰都县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1条
  • 丰都县维权顾问
    丰都县维权顾问
    96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网络诽谤罪是指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并且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在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诽谤事件日益增多,因此网络诽谤罪也因此孕育而生。网络诽谤严重扰乱了正常网络秩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网民的思维习惯。2013年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检察院明确网络诽谤入罪标准,即谣言被转发超500次可判刑,明知诽谤仍提供帮助以共同犯罪论处。
    全文
    6 2017-07-1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9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同事传我谣言,请问如何起诉网络诽谤罪
一键咨询
  • 155****36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2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45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梁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2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奉节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42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8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3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2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35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垫江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0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隆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2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涪陵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丰都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柱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沙坪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41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16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44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3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江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57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55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346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秀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3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4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42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川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7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1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涪陵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璧山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忠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1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5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0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1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6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25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沙坪坝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7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01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2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73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72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潼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7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07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5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柱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8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87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7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24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13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3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72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彭水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秀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岸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梁平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黔江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沙坪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龙坡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忠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16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綦江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岸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64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奉节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52****370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8****5845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35****688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传播谣言与诽谤罪有区别吗
这两者是有区别的,一个是违法行为,另一个是法律上规定的罪名。诽谤罪属于自诉案件,需要受害者自己去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会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可以对诽谤者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0w+浏览
损害赔偿
侮辱诽谤罪传播谣言会被判刑吗?
侮辱诽谤罪传播谣言是否会被判刑就要看案件的结果,只要公然侮辱或者是诽谤他人造成严重的就可以按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来进行处罚,如果情形不严重的,那么也是可以按治安的条款来进行处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前年三月份,我和朋友开了一家网络公司,我出了14000然后呢他说他先出亏了再算,然后一直没有算过账,去年让我签了个欠条,说我欠他13w,这怎么解决呢
[律师回复] 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解决:
协商解决
说明情况:主动与朋友沟通,清晰、诚实地向他说明你对公司财务状况的看法,强调你们当初关于出资和算账的约定,指出欠条金额与实际情况不符。
提出方案:提议双方一起对公司的账目进行全面清算,根据实际的收支情况、盈亏状况来确定双方的权益和责任,按照真实的财务状况调整欠条内容或取消欠条。
签订协议:若协商达成一致,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约定调整后的欠款金额、还款方式等内容,避免日后再次产生纠纷。
寻求第三方调解
  行业协会或专业机构:如果你们是某个行业协会的成员,可以向协会申请调解。一些专业的商业调解机构也能提供专业的调解服务,帮助双方梳理问题,找到解决方案。
人民调解委员会:所在地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也可以提供调解服务,们会以中立的立场,依据法律法规和情理,对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
法律途径
  收集证据:尽量收集能证明实际情况的证据,如当初的出资证明、关于出资和算账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公司的财务记录、业务合同等,以证明欠条内容与实际不符。
申请撤销欠条:若能证明签订欠条时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可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欠条。
提起诉讼:若协商和调解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审查,确认欠条的效力,并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债务的承担。
谣言传播多少次以上的构成诽谤罪
我国法律规定,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五千次或转发五百次以上可能构成诽谤罪。情节严重包括:点击、浏览或转发次数超标、导致被害人精神失常或自杀、两年内曾因诽谤受罚再犯、其他严重情形。对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形包括:引发群体事件、扰乱公共秩序、民族宗教冲突、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损害国家形象或利益、造成恶劣国际影响、其他严重情形。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中如何界定谣言
诽谤行为合法性的判定主要依据在于言论内容是否属实、是否出于恶意以及是否对他人名誉造成实质损害。若言论有事实依据、非恶意且未造成名誉损害,则属合法;反之,若虚构事实、恶意中伤或损害名誉,则构成诽谤。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怎么界定是否谣言诽谤罪
如何准确判定是否构成谣言诽谤罪1.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客体同侮辱罪一致,皆为他人之人格尊严及名誉权。而犯罪所指向的直接客体则为特定的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行为的客观面展现出行为人实施了编造、传播某种虚假事实的行为,该行为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且情节严重。具体而言,需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必须具备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也就是说,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完全是虚构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