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样的

帮助5人 4.7w浏览 匿名 2022-06-29 甘肃天水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我国《民法典》对以往拾得遗失物的规则稍作改进,于第312~318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之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
    全文
    8 2022-06-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3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是什么样的
一键咨询
  • 173****74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86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21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28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5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1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定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06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8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1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1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2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482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1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012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03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7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004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44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4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261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6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8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0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03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384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37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6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平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546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02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08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0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酒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81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6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金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庆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嘉峪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定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11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4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8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86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陇南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1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3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天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0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张掖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75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2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6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8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8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白银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4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3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78****8491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无锡135****57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81****1551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拾得遗失物具有遗失物所有权吗
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必须无偿归还失主,而不能据为已有,但拾得人因此而支出的合理费用(如保管费、喂养费等)失主应予偿还。遗失物指非基于遗失人的意志而暂时丧失占有的物,遗失物只能是动产,遗失物的拾得属于事实行为,不以拾得人有行为能力为必要。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拾得遗失物是否不当得利?
拾得遗失物本身不属于侵权,也不属于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如售货时多收货款, 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拾得遗失物是不当得利吗?
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拾得遗失物,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拾得人并没有取得所有权,只是拥有必要的费用请求权,并且负有的保管义务和报告义务。因拾得遗失物,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所以说拾得遗失物不是不当得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拾得遗失物的定义是什么,拾得遗失物法律效果是怎样的
我国《物权法》在《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的基础上,对拾得遗失物的规则稍作改进,于第109~113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66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拾得遗失物可以留置吗?
不可以,但是如果物主不支付必要费用或者不履行悬赏广告的承诺,此时是可以行使留置权的。总之,我们捡到他人财物时不能占为己有,需妥善保管并通过有关部门联系失主予以归还。
10w+浏览
债权债务
猥亵罪要人证物证还要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对于猥亵罪的案件审理,需要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以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口供及辩护言论等多元化的证据支持;
2、如涉案行为被判定为强制猥亵妇女罪,则应依法判决犯罪者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倘若能取得受害者给予的谅解书,则可考虑适用缓刑;
3、至于是否需要对犯罪者进行判刑,最终的裁决权归属于法院,需依据具体案情来做出判断。关于强奸罪中的“致人重伤或死亡”,是指由于强奸妇女或奸淫幼女而导致被害人性器官遭受严重损害,或者引发其他严重伤害,甚至导致被害人当场死亡或者经过治疗后仍无法挽回生命的情况。对于那些出于报复、灭口等不良动机,在实施强奸过程中杀害或伤害被害妇女、幼女的罪犯,应分别认定为强奸罪、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予以惩处。
值得注意的是,强奸罪的主体通常仅限于年满14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男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无法构成该罪名,她们可以作为教唆犯、帮助犯,甚至是间接正犯和共同正犯参与到强奸罪的犯罪活动中。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强制猥亵、侮辱罪、猥亵儿童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猥亵儿童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