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挪用公款罪处罚

帮助5人 3.9w浏览 匿名 2022-12-11 重庆巫山县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全文
    13 2022-12-1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33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挪用公款罪处罚
一键咨询
  • 武隆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7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85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6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006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65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67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86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綦江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28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3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潼南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渝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12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63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514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23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璧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沙坪坝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1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万州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6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云阳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1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5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渡口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合川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北碚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2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4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18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18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城口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秀山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137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2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璧山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83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寿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綦江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2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8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綦江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60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030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潼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涪陵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柱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3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7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溪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九龙坡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巫山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6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11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61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87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20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荣昌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岸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0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3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垫江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34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36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奉节县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永川区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寿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津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忠县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寿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綦江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南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城口县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6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武隆区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开州区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5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铜梁区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2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274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柱县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58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8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5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34****8868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78****9537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盐城156****3143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挪用公款罪怎么处罚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构成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
10w+浏览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挪用公款判几年,怎么处罚挪用公款罪
《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挪用公款罪怎么处罚的?
挪用公款罪的处罚,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情节严重的可以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但如果涉及到挪用了公款数额巨大且不退还的,可以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是可以处无期徒刑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挪用公款罪如何判刑处罚
1、触犯挪用公款罪的,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2、犯罪情节达到严重程度的,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犯罪数额达到巨大标准且行为人拒不退还的,则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25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挪用公款罪新规如何处罚
对于挪用公款的行为,也只有达到了规定的数额或者情节之后,那么才会认定为挪用公款犯罪。结合法律中的规定,认定构成此罪的,一般是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要是挪用公款的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话,相应的处罚也就要更重一些。
10w+浏览
刑事辩护
刑事拘留不是惩罚措施对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刑事拘留并非实质性的刑罚执行,其本质上乃是在展开刑事调查过程中,对于涉嫌犯罪的人员采取的暂时性限制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手段,旨在便于紧扣办案进程并有效防范潜在罪犯对社会安全构成进一步威胁。此种拘留期限通常在1至37日之间浮动,期满后将面临两种选择:释放当事人或者将其转为更为严格的逮捕或监视居住状态。相较之下,刑事处罚的严厉程度远超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不会留下案底记录,因此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政治审查产生不利影响。
然而,刑事处罚则会留下永久性的案底。由于刑事拘留往往预示着可能会被判处刑罚,因此在这方面,刑事拘留的严重性显然超过了行政拘留。
至于司法拘留,其性质与行政拘留基本相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