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虽然没有被骗过钱,但是身边有朋友经历过,这种骗钱行为真的是很恶劣啊,请问非法集资行为的定义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征

帮助10人 1.2k浏览 #刑事辩护 匿名 2017-11-10 海南三亚
问题相似?点击查看诊断报告~
律师解答 共2条
  • 平台特邀法务
    平台特邀法务
    43人赞同了该解答
    咨询我
    2010年制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规定,“非法集资”主要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以及“集资诈骗”。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构成非法集资的四个特征要件,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实施“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所属行为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的规定,以集资诈骗罪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0〕18号)明确构成非法集资需同时具备四个特征要件: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全文
    12 2017-11-10
  • 三亚法务
    三亚法务
    评分5.0 “服务优质”
    咨询我
    一、“非法集资”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从两个角度定义了非法集资行为:
    首先,非法集资行为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
    其次,非法集资行为还应当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3)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
    (4)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2、特征。
    (1)非法性。非法性特征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吸收资金,具体表现为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吸收资金和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两种。“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情形:一是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二是骗取批准欺诈发行;三是具有主体资格,但具体业务未经批准;四是具有主体资格,但经营行为违法。“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实践中根据非法集资的行为表现形式及实质进行综合具体认定。
    (2)公开性。
    首先,公开宣传的具体宣传途经可以多种多样。《解释》仅列举了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这几种公开宣传途径,但这只是例示性的规定,宣传途径并不以此为限,实践中常见的宣传途径还有标语、横幅、宣传册、宣传画、讲座、论坛、研讨会等形式。实践中还大量存在口口相传、以人传人的现象,对于通过口口相传进行宣传的行为,按《解释》起草意见,实践中一般结合“集资人”对此是否知情、对此态度如何,有无具体参与、是否设法加以阻止等主客观因素,认定是否符合公开性特征要件。
    其次,公开宣传不限于虚假宣传。尽管非法集资往往都有欺骗性,但欺骗性不属于非法集资的必备要件。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三部门《关于办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也规定:“向社会公开宣传”包括以各种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吸收资金的信息,以及明知吸收资金的信息向社会公众扩散而予以放任等情形。
    (3)利诱性。按《解释》起草意见,利诱性特征包含有偿性和承诺性两个方面内容。
    首先,非法集资是有偿集资,对于非经济领域的公益性集资,不宜纳入非法集资的范畴;
    其次,非法集资具有承诺性,即不是现时给付回报,而是承诺将来给付回报。回报的方式,既包括固定回报也包括非固定回报;给付回报的形式,除货币之外,还有实物、消费、股权等形式;具体给付回报的名义,除了较为常见的利息、分红之外,还有所谓的“工资”、“奖金”、“销售提成”等。
    (4)社会公众性。社会公众即不特定对象,亲友和单位内部人员一般不认定为社会公众。但依据《意见》规定:在向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过程中,明知亲友或者单位内部人员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而予以放任的、或以吸收资金为目的,将社会人员吸收为单位内部人员,并向其吸收资金的均应认定为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
    以上就是非法集资行为的定义是怎么样的解答,请采纳。
    全文
    8 2017-11-10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91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非法集资行为的定义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征
一键咨询
  • 133****381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3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2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5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41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1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1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34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7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8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44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0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800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807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4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03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50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3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4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88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35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2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2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37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8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742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28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77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6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5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41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15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5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23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62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61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2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0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5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57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67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22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6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37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海口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沙群岛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28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沙市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三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琼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71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沙群岛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6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50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31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常州181****445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3759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81****454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非法集资行为特征是什么?
非法集资行为特征是:向社会公众以及不特定的人发起的集资的行为并且数额巨大。在我国的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中,非法集资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刑法上的非法集资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非法集资是指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
非法集资的就是单位或者个人没有通过审批而采取非法的手段筹集资金,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返回出资人的行为,对于非法集资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是侵害了出资人的利益,并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集资行为的特征有什么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非法集资行为的特征有什么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集资的定义和特征包括什么?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法集资的特征
无论我们是在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各种法律方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平常就需要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这样在遇到了法律问题时,就能够很好的去处理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本篇内容中整理了一些与非法集资的特征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10w+浏览
刑事辩护
非婚子女可以争夺原配财产吗
[律师回复] 非婚生子女能不能争夺原配财产,这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 关于生父或生母的财产:
非婚生子女和婚生子女的权利是一样的。打个比方,如果生父或者生母去世了,而且在去世前也没有立下遗嘱把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给排除掉,那么这个非婚生子女就有资格作为法定继承人,去继承生父或者生母留下来的遗产,也就能够参与到遗产的分配当中。
2. 对于原配的个人财产:
要是财产是原配自己的,那非婚生子女一般是没有法定继承权的。为啥呢?因为非婚生子女和原配之间,既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也不存在法定的抚养关系之类的。
3. 涉及到夫妻共同财产的情况:
夫妻共同财产呢,是要分成两部分来看的。其中属于生父或者生母的那一部分,只要符合法定继承的条件,非婚生子女就能够继承。而另外属于原配的那一部分,通常情况下,非婚生子女是没有权利去继承的。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夫妻有一套房子是共同财产,丈夫去世了,他那一半的房产份额,在没有遗嘱排除非婚生子女继承权的情况下,非婚生子女可以继承。但妻子那一半,非婚生子女就不能去继承。
总之,非婚生子女在争夺原配财产这个问题上,要根据不同的财产性质和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没有继承权,大家得清楚这里面的区别。
快速解决“婚姻家庭”问题
当前6485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非婚生子女抚养变更的条件有哪些
[律师回复] 非婚生子女抚养变更的条件,主要体现在下面这几个方面:
一、一方患重病或伤残无力抚养
要是跟子女一起生活的那一方,得了很严重的疾病,或者因为伤残导致没办法继续抚养孩子,就可能需要变更抚养关系。打个比方,一方突然患上了重大疾病,连自己的生活都难以自理,那自然也就没办法好好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像给孩子做饭、接送孩子上学这些,更别说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了。
二、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虐待子女
如果跟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履行抚养孩子的义务,或者有虐待孩子的行为,那也得考虑变更抚养关系。比如说,经常不给孩子提供生活必需的东西,让孩子吃不饱、穿不暖;或者动不动就打骂孩子,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三、八周岁以上子女愿随另一方且对方有能力
对于八周岁以上还未成年的子女,如果他们愿意跟着另一方生活,而且另一方也有抚养孩子的能力,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变更抚养关系。毕竟孩子到了这个年龄,有了自己的想法,应该尊重他们的意愿,同时另一方也要有条件把孩子照顾好。
四、有其他正当理由
除了前面说的那些情况,要是有其他正当的理由,比如一方的生活环境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变得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那也可以考虑变更抚养关系。
变更抚养关系的时候,如果双方能够商量好,达成一致意见,那就可以签订变更协议;要是协商不成,就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会根据具体的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来做出判决。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