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的表弟在上班的途中被别人撞到了,对方发生后逃逸,我想要了解下交通肇事逃逸多久安全?

帮助10人 1.2w浏览 匿名 2017-12-12 山西晋城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全文
    10 2017-12-12
  • 律图法律服务团
    律图法律服务团
    咨询我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多久安全的问题,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交通事故后,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主要有: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案例1〉:孙某驾驶两轮摩托车驮载其朋友刘某(二人均喝酒过量)超速行驶时,因路上颠簸,刘某从摩托车上跌落头部着地,致颅脑损伤而当场死亡。而当时孙某对此一无所知,仍然继续驾车狂奔,直至被人发现将其截获。本案中,孙某虽然离开了现场,但因其主观上对刘某坠地身亡这一交通事故并不“明知”,故不宜认定其“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认定其构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明知”,是指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果行为人“应当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交通事故而装作不知道,逃离事故现场的,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如〈案例2 〉:司机宋某违章驾车,将一行人于某撞死,正当宋某对于某进行抢救时,于某的亲友及当地群众闻讯赶到,持械对宋某进行殴打。宋某被逼无奈,驾车逃离现场,直接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本案中,宋某的逃跑行为就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 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3)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这里有争议,有人认为仅仅将其限定为逃离“事故现场”,而实践中大多数并不拘泥于“事故现场”,而是与“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一并来考虑的,总之,要看具体情节。
    全文
    6 2017-12-1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94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表弟发生了意外,想知道交通肇事逃逸多久安全?
一键咨询
  •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1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458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41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6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520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48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1****302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0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11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7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6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252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022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33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57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44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727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2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20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2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126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8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71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26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321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801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52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87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2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75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88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35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74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72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75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73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77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04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0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256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3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6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444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27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715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77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6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77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4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34****2659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淮安178****6998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0****200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肇事逃逸称不知道怎么办
我国法律对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是有很多相关规定的,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果您生活中遇到了法律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本篇文章的内容来了解一些和肇事逃逸称不知道怎么办相关的法律规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量刑怎么判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之相关规定,若行为人因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使他人受到重伤、死亡或导致公共财产或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在交通运输肇事案中,倘若当事人实施了逃逸行为,甚至具有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那么他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如果是因为逃逸行为直接导致他人死亡的情况,则会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什么情况下认定交通肇事罪
[律师回复] 解析:
以下几种特定情况将被视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首先,造成一名公民丧生或多达三人受伤,且需承担事故的全责或主要责任;
其次,事故导致至少三人丧生,而行为人应承当同等责任;
再次,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导致公共财产或他人财产直接遭受损失,且其需要对事故负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无法缴纳超过三十万元人民币的赔偿金额,此种情况也将构成交通肇事罪。
第四,如果致一人以上受到严重伤害,且行为人应对事故负有全责或主要责任,并且存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当按照交通肇事罪进行定罪量刑:
(1)蓄意饮酒或者使用毒品后驾车;
(2)没有合法驾照驾驶车辆;
(3)故意驾驶安全装置不齐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
(4)知晓所驾驶的机动车没有获得有效证书或者已经超出保修期限却仍然行驶;
(5)过度超载驾驶车辆;
(6)为避免法律责任而逃离事故现场。需要注意的是,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若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选择逃跑,那么这一行为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肇事逃逸称不知道怎么办
我们的衣食住行,因为有了法律规则才能更好的保障我们各自的权益不被侵害,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法律的,因此应该提高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认识,避免在遇到法律问题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许您现在面临着肇事逃逸称不知道怎么办的问题,希望本篇文章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您。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两人重伤是交通肇事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因醉酒驾驶行为而导致两名人员受伤的情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极有可能被判定为交通肇事罪。
具体来说,如果行为人在事故中致使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那么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罚;若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选择逃离现场,或者存在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则将面临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惩罚;而当行为人因为逃逸行为导致他人死亡时,其所面临的刑期将升至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罪可以注册一建吗
[律师回复] 解析:
若行为者多次醉驾机动车并因此遭受刑事判处,待刑期执行结束后,一般情况下并不会对此类人员在建造师执业注册上产生任何负面影响。
然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某些特定情形会导致无法进行建造师注册,其中重要因素之一便是曾经遭受过刑事制裁且此类惩戒措施仍未完全执行到位,或者未能满足注册建造师从业必须接受的进阶持续教育培训要求。
法律依据:
《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第十五条
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一)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二)申请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单位注册的;
(三)未达到注册建造师继续教育要求的;
(四)受到刑事处罚,刑事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五)因执业活动受到刑事处罚,自刑事处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5年的;
(六)因前项规定以外的原因受到刑事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3年的;
(七)被吊销注册证书,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2年的;
(八)在申请注册之日前3年内担任项目经理期间,所负责项目发生过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的;
(九)申请人的聘用单位不符合注册单位要求的;
(十)年龄超过65周岁的;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不予注册的其他情形。
交通肇事罪如何申请拘留
[律师回复] 解析:
符合刑事拘留必需满足以下三项条件:
首先,被拘留者必须为现行犯或存在重大犯罪嫌疑之人。所谓现行犯,即指正在进行犯罪行为的人员;而重大嫌疑分子则是指已有充分证据显示其涉嫌严重犯罪的人员。
其次,拘留必须基于法定的紧急情况之一。这些紧急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正在筹备犯罪活动、实际执行犯罪行为或是在犯罪行为发生后立即被察觉到的情况;
2.被害人或现场目击证人指控其犯罪的情况;
3.在其身边或住所内发现了犯罪证据的情况;
4.犯罪行为发生后试图自杀、逃离现场或在逃的情况;
5.有销毁、伪造证据或串供可能性的情况;
6.未透露真实姓名、住址及身份信息的情况;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团伙作案等重大犯罪嫌疑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
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道路交通肇事逃逸如何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0w+浏览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罪是重大事故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我们要明确指出,对于触犯交通肇事罪这一严重法律问题,其所带来的后果无疑是相当严重的。
其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罪犯,将面临严厉的刑罚处罚,即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再者,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导致重大交通事故,致使他人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身体健康遭受损害,甚至造成公共财产和私人财产的重大损失,依照法定程序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违法犯罪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交通肇事不知道逃逸怎么处理?
不知道逃逸就不能认定为肇事逃逸,一般是会按行政的条款来处罚;肇事逃逸就是在明知自己发生交通事故之后还选择逃避责任行为,这种行为只要产生就可以按交通肇事罪来进行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公司法人代表挪用资金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董事长涉嫌挪用公司资金的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为:
(1)当事人私自将本应归属于公司的财务挪用到自身,且挪用金额需达到一万元到三万元人民币,并且此种行为必须持续三个月或者更长时间;
(2)另外一种情况是,即使挪用的金额没有达到前述要求,但是由于将该笔资金用于了营利性质的商业活动中,同样符合立案条件;
(3)最后一种情况是,如果当事人挪用的金额仅有五千元到两万元之间,但却是为了进行非法活动,也在本罪的立案范围之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
【挪用资金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596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交通肇事罪未遂可以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之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被明确界定为: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为了规避相关法律责任,而选择驱使车辆或遗弃车辆离开了事故现场的行为。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第九十二条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当事人选择逃逸,那么逃逸者将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然而,如果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对方当事人同样存在过失,则可以适当减轻逃逸者的责任。对于肇事逃逸的行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九十九条进行处罚,具体包括处以二百元至二千元不等的罚款,并可处以十五天以下的拘留。
此外,还可能依据该法的第一百零一条吊销其驾驶证,并终身禁止其重新取得驾驶资格。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4097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肇事逃逸不知道撞到人怎么办?
肇事逃逸不知道撞到人在接到有关机关的调查的时候,应当积极的配合调查。实际上在撞到人不知情的情况之下逃逸的,首先对逃逸者要进行调查,然后要根据相关的事实来判断是否知情,实在不知情,不构成犯罪情况给予行政处罚。
10w+浏览
交通事故
最新取保候审逃跑如何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在被批准实施取保候审的期间内擅自逃离监管地点的情况下,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对于已经按照规定交纳了保证金的当事人,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没收其部分或全部保证金;
同时,针对不同的情节和情况,我们将要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出书面悔过,并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新的担保人,或者改用监视居住的方式进行监管,甚至对其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即依法逮捕。如果确有必要,可以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拘留措施,之后再提起正式逮捕诉讼。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令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项或者多项规定:
(一)不得进入特定的场所;
(二)不得与特定的人员会见或者通信;
(三)不得从事特定的活动;
(四)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对违反取保候审规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29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什么情形算交通肇事罪未遂
[律师回复] 解析:
1、在犯罪学领域内,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均属刑事犯罪过程中的未完成态,即均未能达到既遂的状态;
然而,两者之所以无法达成既遂结果的原因却是截然不同:犯罪未遂是因为行为人受意志以外因素影响未能实现既遂目的,而犯罪预备则是在进行犯罪活动的准备工作时因行为人自身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开始实行相应的行为。区分两者的关键在于是否已"着手"实施具体行动。犯罪预备强调行为人进行了相关犯罪活动的预先策划与准备,但最终却由于自身意志之外的因素未能如愿"着手";相反,犯罪未遂则是指行为人事实上已"着手"实施犯罪行为,但同样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实现既遂的目的。
2、在犯罪学理论中,犯罪未得逞的概念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意志以外的因素干扰,未能实现其预期的犯罪目的。这种意志以外的因素通常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客观障碍或阻力,这些障碍或阻力迫使行为人不得不放弃继续实施犯罪行为。这也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重要依据。
3、在实践中,较为常见的导致犯罪未得逞的意志以外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被害人的强烈反抗。
其次,犯罪行为被现场目击者发现。
再次,第三方的干预,例如,警方的及时赶到。
此外,行为人自身能力的限制,包括身体或精神上的严重缺陷也可能成为导致犯罪未得逞的原因之一。
最后,行为人对事实的认知错误也可能导致犯罪未得逞。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
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二条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依法应当吊销驾驶人机动车驾驶证的,应当在人民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由设区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