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一个亲戚因为和别人发生了冲突,结果把人给杀死了,请问大家,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谢谢

帮助5人 1w浏览 匿名 2018-01-11 巴音郭楞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都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
    (二)本罪与本法所规定的涉及过失致人死亡的其他过失犯罪的界限
      本法所规定的其他犯罪中也有包含致人死亡的情况,仅就行为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结果来说,完全符合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条件。但是,由于主体要件的特定性、犯罪环境的特定性或者犯罪手段的特殊性,尤其是犯罪所侵犯的其他客体更为突出,所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因此,在本法上就分别规定了其他罪名,而把该罪同时也侵犯的他人的生命权规定为一个情节一并予以惩治。所以本条规定:“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这表明本法对包含致人死亡结果的某些过失犯罪,采取了特别规定优于普通规定的一般原则,有特别规定的从特别规定治罪。本法另有规定的,如:本法第115条第2款规定的失火、过失决水、过失爆炸、过失投毒罪中致人死亡的;第133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中致人死亡的;第119条规定的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等致人死亡的;第136条规矩的危险物品肇事罪中致人死亡的;以及其他法律中规定的涉及致人死亡的犯罪等。一般言之,本法特别规定的包含致人死亡结果的过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均较普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社会危害性相同或为大,因此,不论从法理上还是从立法者的立法意图上说,都在法律条文中明确体现出对特殊犯罪的相同的或为重处罚。体现了我国刑法一贯坚持并于本法第5条所明定的罪刑相适应的原则,并且有利于预防犯罪,有效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三)本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应注重:
    1、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
      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凭借一定的自认为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的结果发生的因素,如行为人自身能力方面的技术、经验、知识、体力等因素,或他人的行为预防措施,以及客观条件或自然力方面的有利因素等,轻信他人死亡的结果不会发生,以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最终发生了。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但对这种结果的发生采取听之任之、有意放任的态度,从而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的相似点在于:两者都发生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行为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且都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
    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使他人死亡,但间接故意杀人中行为人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未发生错误的认识和估计,因而在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即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行为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之间并未发生错误,主观与客观是一致的;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中,行为人和主观上认为,由于他的出身能力、技术、经验利及些外部条件,实施行为时,他人死亡的结果可以避免,即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在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其主观与客观是不一致的。
      第
    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中的行为人虽然都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深入考察,二者对他人死亡结果的态度是有明显差别的。间接故意杀人的行为虽然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但是对于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并不持有反对态度,而是听之任之。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中,行为人不仅不希望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同时也不放任这结果发生,而是希望这种结果不要发生,希望避免这种结果发生,即排斥、反对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在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他人死亡结果情况下、行为人仍然相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并因而实施了该种行为,   
    2、过失致人死亡罪同“误杀”的故意杀人行为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求的是行为人对其行为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存有过失心理态度。在司法实践中,不应将行为人在故意杀人中因打击错误误杀其“针对对象”(即行为人追求的杀害对象)以外之人的行为认定为过失的致人死亡罪。
      
    3、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
      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这样一种情况,即: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认为是意外事件而认定行为人无罪,而应对其以间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再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出于被告人的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险状态时,被告人就负有防止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仅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反而一声不吭甚至一走了之,从而导致了被害人因贻误抢救时间而死亡。
      
    4、过失致人死亡后,行为人为逃避罪责又将尸体误为活人加以“杀害”以灭口的行为,不应只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或故意杀人罪一罪,而应对行为人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和故意杀人罪 (对象不能犯未遂)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四)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造成他人死亡结果时的刑事责任的确定
      本法第25条第2款明确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因此,二人或二人以上的共同过失行为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的确定应把握以下几点: 分清各过失行为人的责任大小。由于不存在共同过失犯罪,因此,也就无所谓主犯、从犯,对于几个过失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共同导致他人死亡结果的,应查明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据此确定确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各自的责任。确定各过失行为人的责任,必须遵循两条原则:其
    一,部分责任则。因为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相互作用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因此,不能要求某个过失行为人承担全部责任。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每个过失行为所承担的刑事责任之和,必须同所造成的他人死亡结果的刑事责任相对应,因此每个过失行为人只能承担造成他人死亡结果的部分责任。其
    二,作用分担原则。从客观实际出发,各过失行为人在对他人死亡结果所起的作用上,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因此,必然存在对危害结果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的问题,这也是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由于过失犯罪中不存在主犯、从犯问题,所以,认定各过失行为人作用谁大谁小就成了正确确定其刑事责任的关键。司法人员必须根拥有关案件事实,客观地加以认定,才能做到罪责自负,罚当其罪。
     
    (五)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的问题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果及时进行抢救,虽然被害人仍然死亡,行为人的行为属于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行为人故意逃避抢救义务,主观上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主观心态和客观行为均发生了由过失致人死亡罪向间接故意杀人罪的转化,应以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2、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已经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其自己只认为被害人受了重伤并因怕被害人事后揭露其罪行,而故意实施杀害已经死亡的被害人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的对象认识错误,不影响其后面实施的故意杀人罪的构成,应对其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全文
    12 2018-01-11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认定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两者的共同点在于:
    1、客观上行为人的行为都引起了他人死亡的结果。
    2、主观上行为人都没有预见这种结果的发生。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要查明行为人在当时的情况下,对死亡结果的发生,是否应当预见,如果应当预见,但是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而没有预见,则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如果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而引起死亡的,就是刑法上的意外事件,行为人对此不应负刑事责任。
    (二)不作为致人死亡行为的定性
    不作为致人死亡不仅可以成立故意杀人罪,而且也可以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区分这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对其不作为行为导致他人死亡的结果是否具有故意心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在司法实践中,尤其要注意这样一种情况,即:行为人先前意外地或过失地导致了他人死亡的危险,行为人能抢救而不抢救,放任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对行为人不应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定性,更不能认为是意外事件而认定行为人无罪,而应对其以间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其次,再从犯罪客观方面来看,出于被告人的伤害行为造成了被害人可能死亡的危险状态时,被告人就负有防止这种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义务,但他基于上述心理因素,不仅不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反而一声不吭甚至一走了之,从而导致了被害人因贻误抢救时间而死亡。
    二、怎样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致人死亡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索
    1、客观上必须发生致他人死亡的实际后果。这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成立的前提。
    2、行为人必须实施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在这里,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是有意识的,或者说是故意的,但对致使他人死亡结果发生是没有预见的,是过失。过失致人死亡罪属结果犯,行为的故意并不影响其对结果的过失。这点同有意识地实施故意剥夺他人生命行为的故意杀人罪不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可以分为作为的过失致人亡行为和不作为的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两种情况。
    3、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必须具有间接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死亡是由于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这里死亡包括当场死亡和因伤势过重或者当时没有救活的条件经抢救而死亡。否则行为人不应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的过失行为致人重伤,但由于其他人为因素的介入(如医师未予积极抢救或伤口处理不好而感染)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只应追究行为人过失重伤罪的刑事责任。
    以上就是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认定”还有“怎样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等相关问题解答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解决实际困难有所帮助。与故意杀人罪相比,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刑罚已经非常轻了。但是刑罚轻,还是要受罚。而且有时候司法机关会因为被害人家属的压力,对行为人进行违法处罚。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我们建议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聘请专业的辩护律师随时采取维权行动。
    全文
    7 2020-12-10 00:18:29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946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请问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非常感谢
一键咨询
  • 克拉玛依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356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01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71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223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50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克拉玛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478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63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2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5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72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6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510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77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31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6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22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1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77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33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14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730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0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4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13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534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47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612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57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580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32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6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85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67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8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215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60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88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58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1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3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082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351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6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153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353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841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1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40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6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沭阳135****822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8****3862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京178****219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见的感情破裂情形有几种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如果以夫妻名义了,则构成重婚。2、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傻子非法拘禁罪怎么判刑
[律师回复] 解析:
首先,对于非法拘禁罪的量刑标准,应遵循如下规定:
①若犯罪者被判定有罪,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其政治权利;
②倘若实施非法拘禁过程中涉及到殴打和侮辱等恶劣情节,则需从严予以处罚;
③如果受害者因非法拘禁而遭受严重伤害以致于需要住院治疗,那么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上但不超过十年的有期徒刑;
④如非法拘禁过程导致受害者死亡,罪犯将面临至少十年的有期徒刑;
⑤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拘禁,则需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
其次,非法拘禁罪的构成要素包括:
①该罪行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自由权;
②客观方面,该罪行的具体表现形式为非法剥夺他人的身体自由;
③犯罪主体既可能是国家公职人员,也可能是普通公民;
④主观方面,该罪行的犯罪意图明显,且以剥夺他人人身自由为主要目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消费维权诉讼常见问题
1、谁有权起诉2、向哪个法院起诉3、如何起诉4、对法院判决不服怎么办?法院受理消费者纠纷案件后,一般要对案件进行调解。如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在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法院将进行审判。5、对法院的判决对方不执行怎么办?对已生效的判决,如果对方不执行,可向法院申请,由法院强制执行。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非国家受贿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非国家公职人员受贿罪的量刑标准如下所述:
首先,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工作人员,若利用其职务之便,向他人索取财物或非法收取他人财物,以达到为他人谋求利益的目的,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则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刑事处罚;若涉案金额巨大,则将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同时可能会被没收部分或全部财产。
其次,对于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工作人员而言,如果他们在经济活动中,利用职务之便,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收取各种形式的回扣、手续费,并将这些款项据为己有,那么也将受到与上述情况相同的处罚。
最后,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中的公职人员,以及由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国有单位派遣至非国有公司、企业及其他单位担任公职的人员来说,如果他们存在上述两种违法行为,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过失致人死亡罪
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10w+浏览
刑事辩护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是哪些?
土方工程:问题1、场地平整出现积水。2、挖方边坡塌方。3、填方边坡塌方。4、基坑(槽)开挖泡水或遇流沙。5、基坑(槽)回填土沉陷。6、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致使地基变形增大。7、基础墙体被回填土挤动变形。
10w+浏览
常州盗窃罪立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包括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财物范畴:包括物质形态存在的有体物以及无形的无体物;
同时也涵盖了他人合法持有或控制的财产以及被法律禁止的违禁物品。
此外,根据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亦可构成盗窃罪:
①盗窃信用卡并实际使用的行为;
②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能够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行为;
③以获取经济利益为目的(如出售、租赁、自用、转让等),未经许可擅自接入他人通信线路、复制他人电信编码或者明知是盗接、复制的电信设备、设施仍予以使用的行为;
④将电信卡非法充值后进行使用,导致电信资费损失金额达到较大标准的行为;
⑤盗用他人公共信息网络上网账号、密码上网,致使他人电信资费损失金额达到较大标准的行为。
然而,对于盗窃枪支、弹药、尸体、公文、印章等物品的行为,则不能以盗窃罪论处。
⑥邮政工作人员在未获得授权的情况下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进而窃取其中财物的,应认定为盗窃罪,并依法从重处罚。
⑦利用计算机病毒实施盗窃的行为,同样应当认定为盗窃罪。
(2)他人占有原则:盗窃罪的犯罪客体必须是他人所占有的财物,对于自身已经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无法构成盗窃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非法拘禁罪追诉时效有多久
[律师回复] 解析:
1.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范,非法拘禁罪的刑事追诉时效上限为十五年。
2.依法依规,对于非法拘禁犯罪行为,其可施加的最严厉惩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因此,此类犯罪的最高追诉时效亦设定为十五年。
3.若非法拘禁他人并导致受害者重伤,则应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人死亡,则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如使用暴力手段致使他人伤残或死亡,则应按照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和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进行定罪量刑。
4.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已对案件展开立案侦查或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之后,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将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此外,如果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却未予立案处理,同样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第八十八条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怎样判定非法洗钱罪
[律师回复] 解析:
在判定是否构成洗钱罪时,重点在于对洗钱行为的准确界定。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为犯罪分子提供用于清洗其犯罪收入的银行账号;
(2)协助犯罪分子将其财产转化为现金、金融票据或有价证券等形式;
(3)通过转账或其他结算方式帮助犯罪分子实现资金的跨境转移;
(4)协助犯罪分子将资金汇往境外;
(5)采用其他手段掩盖、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真实来源与性质。在判断是否构成洗钱罪时,主观方面必须是明知的。以下列举了七种可能被视为被告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除非有确凿证据证明其确实不知情:
(1)知晓他人正在进行犯罪活动,并协助其转换或转移相关财物;
(2)无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他人转换或转移财物;
(3)无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价值的价格购买物品;
(4)无正当理由,协助他人转换或转移财物,并从中获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
(5)无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大量现金分散存储于多个银行账户中,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间频繁进行资金划转;
(6)协助近亲属或其他关系亲密的人转换或转移与其职业或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
(7)其他可被认定为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25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收房时有哪些常见的问题
必须查看五证,即 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施上讦司证 和 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或 商品房销售许可证。
10w+浏览
房产纠纷
非主观盗窃罪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实际上,并非所有涉及到偷盗的行为都会被判定为盗窃罪。构成此罪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主观要件:罪犯在执行此项行动时必须具备明确且坚定的意图,即其目的在于非法获取或占有他人财产。
2、主体要件:任何年龄层次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犯罪嫌疑人,但存在例外情况者,如年龄未满18岁的少年和孕妇等。
3、客体要件:该罪行所针对的对象是公共财产以及私人财产的所有权,而非财产本身。
4、客观要件:罪犯需要实施具体的盗窃行为,并且盗窃金额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才能被认定为犯罪。
然而,对于那些偶尔进行小规模偷盗的人,如果他们是因为遭受自然灾害或经济困难而采取这种行为,或者是受到威胁被迫参与盗窃活动,且没有获得任何赃物或仅获得少量赃物的,则可能不被视为盗窃罪。
此外,对于那些偷窃自己家人或亲戚财物的行为,也需要与社会上的盗窃犯罪行为区分开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此类案件通常不被视为犯罪,除非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否则在处理过程中应当与社会上的盗窃案件有所区分。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即使盗窃公私财物已经达到了“数额较大”的起点,但若情节轻微,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仍可不作为犯罪处理:
1、已满16周岁但尚未成年的青少年犯下此罪;
2、主动将所有赃款退还给受害者;
3、主动向警方自首;
4、被胁迫参与盗窃活动,没有分得赃物或只得到了极少数的赃物;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程度较小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403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什么是非国家公务员受贿罪
[律师回复] 解析:
依据我国现行法典,非国家公职人员行贿罪特指各类法人企业或组织内部员工,凭借其职业岗位所赋予的权力优势,向他人索求贿赂亦或是非法收受贿赂,从而为第三方谋求经济利益的行为。倘若行为人属于国有企业的从业者,抑或是代表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承担公共事务的人员,他们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就会被认定为受贿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两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三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索债而非法拘禁定绑架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法律领域中,将他人加以捆绑,强行索取债务并不符合绑架罪的范畴,实际上应该被视为非法拘禁罪。这两种罪行有着显著的区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首先,从犯罪的根本意图来看,前者的目的在于通过勒索财物来获取经济利益;而后者则是为了追讨债务,通常会采取扣押“人质”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
其次,从犯罪的具体对象来看,前者所针对的是那些本身并没有任何过错的受害者;
然而,后者所涉及到的“人质”往往自身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过失(例如拖欠债务拒不偿还),甚至可能涉及到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当然也有部分受害者纯粹是无辜的。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非法拘禁罪】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