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要求责任人需全额支付违约金:第一种情况为契约合同已作出明确约定,且违约行为与约定内容完全相符的情况下,应当全额支付违约金;第二种情况为违约者主观过错严重,以至于其行为彻底损害了合同目的的达成,给守约方带来巨额损失;第三种情况则是违约行为具备恶意性,例如蓄意违反合同条款且未能提出合理有效的抗辩理由。然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超过实际造成的损失过多,那么违约方有权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适度降低。同样地,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也将依据合同执行状况、双方当事人过错程度等诸多因素,来判断是否应全额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