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劳动合同,它能明确双方的劳动关系以及工作年限等重要信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等条款。
2、保存工资发放记录,像银行转账流水等,以此确定工资标准和离职前的工资状况,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
3、取得离职证明,该证明能清晰表明离职原因和时间,《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4、收集公司规章制度,若其中涉及经济补偿金的计算依据等内容,《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5、留存社保缴纳记录,它可辅助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作年限,《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6、如有加班情况,要提供加班申请、加班通知、加班打卡记录等证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7、收集相关会议纪要、沟通邮件等能证明公司同意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材料,这些材料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证明力,可作为执行经济补偿金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