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协议双方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要确定双方是否能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比如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要确认双方精神状态正常,不存在因精神疾病等导致无法正确理解协议内容和后果的情况。如果一方确实存在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状况,那这个协议的效力就可能大打折扣,甚至是无效的。在实际生活中,若一方有精神病史,在发病期间签订的婚内财产协议通常是无效的。
(二)关于协议内容应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
双方在签订协议时,必须是出于自己真实的意愿,没有受到他人的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的影响。例如,一方通过欺骗另一方说家里有巨额债务,需要将大部分财产划归自己名下才能偿还,而实际上并无此债务,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协议就不是真实意思表示,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再如,一方以伤害另一方生命安全为威胁,迫使对方签订协议,这明显违背了真实意愿,协议也可能无效。
(三)关于协议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及损害他人利益:
协议内容不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也不能损害到国家、集体或者其他人的利益。比如,不能在协议中约定将夫妻共同财产用于非法活动,或者将本应属于子女的财产份额进行不合理的分配等。
(四)关于对协议进行公证:
为了避免以后在财产分割等问题上产生不必要的争议,最好对婚内财产协议进行公证。公证后的协议在证明力上会更强,一旦日后发生纠纷,公证的协议能够更有力地证明双方当时的真实意愿和约定内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