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起诉条件和立案时间:
当符合相关起诉条件时,法院会在七日内进行立案。这里的起诉条件要注意几点,一是原告得和这个案子有直接的利害关系,比如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等,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影响的情况下才能作为原告起诉;二是要有明确的被告,得清楚知道被告是谁;三是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也就是得明确自己想要通过诉讼达到什么目的,并且有相应的事实依据和理由支撑;四是这个案子得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同时也得是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
(二)起诉状存在问题的处理:
要是起诉状的内容有欠缺或者存在其他错误,法院会给予指导和说明,而且会一次性把需要补正的内容告诉当事人。当事人按照要求补正之后,法院会再次审查,看是否符合立案条件,然后决定立不立案。
(三)法院逾期未处理的应对办法:
要是法院在七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书表示不予受理,当事人就可以向它的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对起诉应当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不予受理。立案后发现不符合起诉条件或者属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情形的,裁定驳回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