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主体方面:
要确保签订和解书的双方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比如,成年人通常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像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需要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等,不能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他们签订的和解书一般是无效的。所以在签订和解书前,要确认双方是否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二)关于内容方面:
和解书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的体现,不能存在欺诈、胁迫等让意思表示不真实的情况。例如,一方通过欺骗手段让另一方在和解书上签字,或者以威胁对方人身安全等方式强迫对方签订和解书,这样的和解书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同时,和解书的内容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像约定的赔偿内容不能违反法律对于赔偿标准的规定,也不能有违背社会公德等不良内容。
(三)关于形式方面:
虽然是手写的和解书,但只要符合前面所说的主体和内容方面的要求,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可以在和解书中明确写明各自的权利义务、纠纷解决方式等具体内容,这样能让和解书更加清晰、明确,便于双方按照约定履行义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