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保婚内财产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一方受欺诈、胁迫等违背自身真实想法的情况。在拟定协议时,双方应充分沟通,明确各自对于房产等财产的安排,确保内容是双方都认可且愿意遵守的。
(二)对于还在还贷的房产,要在协议中详细写明房产的购买情况,包括购买时间、购买价格、购房资金来源等;还要清楚说明目前的贷款状况,如贷款银行、贷款金额、剩余贷款期限、每月还款金额等基本信息,让房产的相关情况一目了然。
(三)明确房产的归属问题。可以约定房产归一方所有,比如明确说明该房产在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及以后都归男方或者女方单独所有;也可以约定双方共同共有份额,例如约定双方各占50%的份额,或者根据双方协商确定其他具体的份额比例。
(四)关于剩余贷款的承担,要作出清晰明确的约定。可以约定由房产所有方继续承担剩余贷款的还款责任,比如房产归男方所有,那么剩余贷款就由男方负责偿还;也可以约定双方按一定比例承担,比如双方各承担剩余贷款的50%,或者根据收入等情况确定其他合理的比例。
(五)由于房产在还贷期间存在抵押情况,要清楚知晓在协议签订后,不能仅仅依据此协议就去办理房产过户等变更手续。必须等到贷款还清,解除抵押之后,才可以按照协议内容进行相关权属变更,以确保变更手续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六)建议对婚内财产协议进行公证。公证可以增强协议的法律效力,在后续可能出现的纠纷中,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具有证明力,能够更好地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