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一个朋友之前怀孕了,是二胎。就这样被公司给开除了,后来宝宝死亡了,想要问一下二胎死亡解除合同是怎么规定的?

帮助5人 1.1k浏览 匿名 2018-04-15 山西晋中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原、被告双方签订的聘用合同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受法律保护。原告在履行合同中,拒不履行被告作出的“整改通知”,其行为违反了原、被告双方签订的聘用合同第七条第三款第二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甲方规章制度”的约定和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计划生育暂行办法第十一条“不按计划生育者,一律解除劳动合同或开除”及被告单位计划生育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一条“不按计划生育者,一律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故原告应自己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赔偿金28000元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不予支持。
    全文
    11 2018-04-15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623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二胎死亡解除合同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一键咨询
  •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33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7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35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1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870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54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1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3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68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2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383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03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30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674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846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3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502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4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167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2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3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64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0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52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635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311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28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431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522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38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44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054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33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52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832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0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45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414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83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67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同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4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66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706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242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朔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忻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长治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7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3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21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中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48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晋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太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842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南通152****4923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扬州152****5992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52****664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胎儿死亡财产由谁继承?
胎儿死亡财产应当由继承人再分割,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这是对胎儿的特殊保护,胎儿出生时是活体的,该份额可由其母亲代为保管,胎儿出生后死亡的,保留份额应由继承人分割处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免除所有职务侵占罪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自首情节的处理,需综合考量其自首动机、自首发生时间、自首方式选择、罪行轻重、坦白罪行的真实度及悔过态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可能会给予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的减轻刑事责任待遇;若犯罪性质较为轻微,可给予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上乃至免于处罚的优惠政策。但如属恶意利用自首手段逃避法律制裁等情形,则不宜适用上述宽大处理规定。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组织中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将本应属于本单位的财产非法据为己有,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的违法行为。在此类案件中,被认定为单位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还包括私营单位在内。
然而,对于此处所称“单位”的资质问题,仍需进行深入探讨。所谓职务侵占罪,主要涵盖了利用职务之便,将数额较大的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行为。无论是刑法理论界的通说观点还是司法实践经验,都普遍认同职务侵占罪包含了利用职务便利盗窃、诈骗、侵吞本单位财物的行为,以及其他将本单位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职务侵占罪】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贪污罪】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胎儿死亡遗产继承怎么认定?
胎儿死亡遗产继承应当按照出生时的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出生时是活体,则可以享受继承权,并由其母亲代为保管,但如果出生后死亡的,则由婴儿所有,但可以由法定继承人来进行继承处理。
10w+浏览
婚姻家庭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胎儿死亡继承规定是怎么样的?
胎儿死亡继承规定是应当由胎儿的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因为此种情况之下的话,我们国家对于胎儿的相关权益是做出保护的,保留他们能够继承的份额,所以需要享有继承权。
10w+浏览
婚姻家庭
二次酒驾属刑事拘留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再次醉驾行为实施的羁押,从法律属性上来讲,理应归属于行政拘留范畴。这是因为在此类情形下,当事人的相关违法行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承担标准,故无法被认定为刑事案件,进而适用刑事拘留之刑罚方式。行政拘留乃法定的行政管理机构(特指公安机关)依据相关行政法规对违反行政法规条款规定者,在相对短暂的期限内临时控制其人身自由,实行的一种行政处罚。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海南单独二胎的相关政策是什么?
2017年3月31日修订的《海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第十六条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多生育子女的,属于超生。
10w+浏览
盗窃罪死刑规定多久判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盗窃罪的定罪量刑时间,需视具体案例而定。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于盗窃罪的量刑,一般是从受理案件之日起的两个月到六个月之内进行判决,但如果是涉及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则需要经过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后,才能将判决期限延长至三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刑法》对于盗窃犯罪设定了明确的量刑标准,即盗窃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以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分别被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根据《刑法》的规定,对于盗窃数额较大的罪犯,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对于盗窃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罪犯,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对于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
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6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医疗过错造成胎儿死亡怎么赔偿?
根据我国民法的精神,若是胎儿在腹中死亡时,医疗过错按照孕妇的标准赔偿,当婴儿出生之后,若是由于医疗过错死亡,届时则应当按照常人的死亡赔偿金进行赔偿。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10w+浏览
医疗纠纷
取保候审是否应当解除关系
[律师回复] 解析:
符合取保候审的相关条件方能提出申请,若条件不具备,即使通过人际关系疏通亦无法获得批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对于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均可提供取保候审方面的协助:
(一)可能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情况;
(二)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而进行取保候审不会引发严重社会危害的情况;
(三)患有重大疾病导致生活无法自主,或在孕期、哺乳期的女性,进行取保候审同样不会引发重大社会危害的情况;
(四)在羁押期限届满后,案件仍未得到妥善处理,需要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情况。取保候审的具体实施工作将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