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我们家里的一个亲戚在工作的时候利用职务之便,获得了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举例量刑是什么

帮助10人 6.9k浏览 匿名 2018-04-21 新疆伊犁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2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不当得利是民事责任,不负刑事责任。不当得利只有在数额较大(司法解释标准1万,部分地方立案标准5千。)拒不归还时会构成侵占罪,才会涉及到刑事责任。
    《刑法》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全文
    6 2018-04-21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九十二条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受损失的人。
    延伸补充: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
    所谓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根据犯罪构成的一般原理,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首先得看这一行为是否具备犯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即主体要件、客体要件、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否则就不能认定其为犯罪行为,同时它也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的依据。下面就从这四个要件来分析侵占罪的特点与内容。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他人财物的所有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和埋藏物。所谓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即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是指通过他人委托或依照契约或有关规定而为他人收藏、管理的财物,所谓他人的遗忘物,是指出于自己的本意,本应带走却因遗忘没有带走的财物,如买东西将物品忘在柜台上,到他人家里玩将东西遗忘在人家家里,乘坐出租车把财物遗忘在车里等。应当提出,遗忘物不等于遗失物。后者是失主丢失的财物,失去对财物的控制时间相对较长,一般也不知道丢失的时间和地点,拾捡者一般不知道也难以找到丢失之人。而遗忘物,则是刚刚、暂时遗忘之物,遗忘者对之失去的控制时间相对较短,一般会很快回想起来遗忘的时间与地点,回来寻找,而拾拣者一般也知道遗忘者是谁。遗忘物也不同于遗弃物,后者则是所有人或保管者不再需要而基于自己的意志加以处分而抛弃的财物。所谓埋藏物,是指为隐藏而埋于地下之物,如埋在自己院子里的钱财、埋在坟墓中的珠宝等。埋藏物不同于地下的文物,后者年代久远,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一般应属于国家所有。总之,无论是代为保管之物还是遗忘物以及埋藏物都必须是他人的财物。所谓他人,在这里仅指公民个人,不包括国家或单位。国家、单位之物基于委托或其他原因而由他人代管的,行为人如果非法占为己有,则应构成贪污罪或者职务侵占罪,他人遗忘的财物,财物的所有权虽然可能是国家或单位的,但遗忘行为仅是个人行为,其应对遗忘之物承担赔偿责任。因此,从本质上讲,仍属于遗忘者个人之物。至于埋藏物,国家和单位一般不会为了隐藏而埋于地,因此,不会存在本罪意义上的埋藏物。至于这些财物的表现形式,则可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动产,又可以是不动产;既可以是有形物,又可以是无形物;既可以是合法之物,又可以是违禁品、赃物;等等。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将他人的交由自己代为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1、要有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他人财物的行为。这是构成本罪的重要前提,也是本罪区别于其他犯罪的重要特征。如果不是通过正当、善意、合法的手段持有该财物即持有该财物就具有非法性,则不可能构成本罪。合法持有,其形式多种多样,如接受他人的馈赠,通过合法交易等,但本罪的合法持有,根据刑法的规定,仅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代为保管,既包括受他人委托,代为收藏、管理其财物,如寄存、委托暂时照看,又包括未受委托因无因管理而代为保管他人的财物;既包括依照有关规定而由其托管的财物,如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的财物依法应由其监护人代为保管,又包括依照某种契约如借贷、租赁、委托、寄托、运送、合伙、抵押等而持有代为保管,但因职务或工作上的关系代为保管本单位的财物的,不属于本罪的代为保管。行为人如果将财物非法占有的不是构成本罪,而是构成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
    (2)拾捡他人的遗忘物。
    (3)发掘得到他人的埋藏物,但这种发掘得到不能属于非法。其一般应出于善意偶然得到,如果其本身非法,如盗掘他人埋在坟墓中的财物,或明知他人将某物埋下而故意盗掘得到,就不是构成本罪,这时构成犯罪,也应以盗窃罪论处。
    2、必须是将他人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拒不交还的行为。所谓占为己有,是指应当将他人交为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当成自己的财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处分、使用和收益。有的是将财物出售、赠与他人,有的是出租、消费、充抵债务、设定抵押加以使用,但不能包括故意毁坏这种处分。具有后者这种行为,应以故意毁坏财物罪治罪科刑。所谓拒不交还,是指依法、依约而当将他人的财物退回而拒不退回,如财物所有人明确提出交还并举有证据证明属及所有,行为人仍视而不见,明确表示不予旧还;或者虽然表示归还,但事后又擅自处分致使实际无法交还;或者采用诸如谎称财物被盗、丢失等欺骗手段而拒不归还;或者携带财物逃离他乡而拒不归还;或者已经非法处分而拒不追回或者赔偿的等等,当然,行为人如果最终还是交出或者退还了财物,或者是在他人明确提出主张交还前处理了财物事后已作了或答应赔偿的,甚至是在他人提出主张后还擅自处分财物但又作了赔偿的,等等,就不应以本罪论处。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属于他人交与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而仍非法占为己有。过失不能构成本罪。不当得利举例构成本罪还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仅有故意而无非法占有之目的,如故意毁坏所代管的他人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或者要求他人偿付因代管等支出的费用而迟延交还的或者因不小心毁坏或丢失的等,就不能以本罪论处。
    全文
    11 2018-04-21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199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不当得利举例法律是如何量刑的呢?
一键咨询
  • 吐鲁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66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43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00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和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568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128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3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喀什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21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7****21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052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4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38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53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313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80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074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22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昌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46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156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13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乌鲁木齐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81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6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55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67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68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48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503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吐鲁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45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813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塔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6048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13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4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44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07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41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831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克拉玛依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哈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722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241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25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勒泰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博尔塔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7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77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62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721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36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540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068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阿克苏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78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355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伊犁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65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703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巴音郭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石河子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泰州178****990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镇江135****622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徐州181****7687用户3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不当得利举证责任案例?
根据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原告自应对不当得利的自己受损失、他方受利益及自己受损失与他方受利益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此举证责任的分配方式均无异议,但对受益系没有法律上的依据由谁举证则颇有争议。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之当事人(原告),对不当得利请求权成立要件应负举证责任。
42浏览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不当得利的举证责任
由原告主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23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不当得利指什么呢?
孩子判给女方男方不给的后果是女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申请强制执行之后,如果男方不配合法院,那有可能会构犯罪,会被判刑。我国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2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不当得利指什么呢?
不当得利指的是当事人没有合法的依据,取得非法的利益的行为。不当得利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当事人取得不当得利需要返还给利益所有人。不当得利可以构成侵占罪,需要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一般处最高两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12浏览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6184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如何认定不当得利呢?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如售货时多收货款,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等。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为债务人,受害人为债权人。
41浏览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