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有人在网上恶意诽谤我,发布一些虚假的帖子污蔑我,被我发现了,我也截图留存了相关信息。现在我该如何行使名誉权,保障自己的合法利益。这个人的做法以及严重影响了我的正常生活,我是否可以要求赔偿

帮助10人 3.6w浏览 匿名 2019-06-13 广东珠海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3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公民为维护行使自己的名誉权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名誉权包括的内容:
      
    (1)公民有维护自己名誉尊严的权利;
      
    (2)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公民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2、要掌握认定侵害名誉权行为的依据。侵害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方式,侮辱是指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被侵权人一定要保存被侵权的证据,必要时要通过公证、鉴定等方式对证据予以固定。
      
    3、被侵权人可以要求侵权人终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可以要求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消除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恢复名誉,也可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不予理睬,公民可以向法院诉讼。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条的规定,当公民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全文
    10 2019-06-13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1、停止侵害。所谓停止侵害,是指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尚在进行的情况下承担的民事责任。人民法院在处理名誉权纠纷案件中,如果侵权人尚未停止侵权行为,办案人员首先应当对其进行法制教育,劝其自觉停止侵权行为;如果侵权人既未停止侵权行为,又不接受批评教育,人民法院应责令其停止侵害;如果侵权人仍不履行,可以采取训诫,责令具结悔过、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迫使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2、赔礼道歉。所谓赔礼道歉,是指侵权人向受害人承认其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诚恳认错并表示歉意。有人认为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单独对受害人进行,也可以当众进行,笔者认为应当众进行。因为,如果侵权人没有当众实施损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就构不成侵权后的影响面,当然可以不用当众向他人赔礼道歉,但如果侵权人当众实施了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给受害人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侵权人向受害人赔礼道歉不当众进行的话,就达不到给受害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的目的。因此赔礼道歉,从消除影响角度讲,必须当众进行。
      
    3、赔偿损失。所谓赔偿损失,是指因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时应承担民事责任。赔偿损失分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失赔偿。财产损失赔偿数额,应按受害人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实际损失无从计算的,可按通常平均减少的收入计算。精神损失是一种无形损失,它无法用价值和货币计算。在适用精神赔偿时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①、用经济惩罚手段来制裁侵权人。对受害人是一种抚慰,对侵权人是一种教育手段,让他拿钱买教训。
    ②、赔偿时,应考虑受害人名誉损害程度和精神痛苦导致身体健康受到的影响程度。
    ③、考虑侵权人过错程度主要看社会影响后果。
    ④、考虑侵权人的经济能力。
      
    4、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是指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受到不法侵害地,有权通过人民法院要求侵权人在影响所及之范围内以公开形式承认侵害过错,澄清事实或者解除、消除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恢复未受损害时社会对其品行,才能和信用的良好评价的责任措施。侵权人在多大范围内造成了影响就应当在多大范围内消除影响。
    全文
    7 2019-06-13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根据《民法通则》第101条的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关于侵害名誉权的具体行为,根据《民法解释》第140条的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的名誉权的行为。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全文
    2 2020-09-21 19:08:32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037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被人恶意诽谤。名誉权遭到侵犯,如何行使名誉权
一键咨询
  • 140****327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3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736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2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7****150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4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31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38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350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613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江门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深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472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625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88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761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78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1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074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1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533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广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肇庆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322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梅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06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茂名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846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44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佛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7****40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2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740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11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42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阳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486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10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60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721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湛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33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155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75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506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847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801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478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2****147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尾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441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06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76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河源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174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深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清远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潮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汕头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惠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珠海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韶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630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3****328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638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244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835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中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10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扬州177****6868用户2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7252用户1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南通180****2003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恶意诽谤他人名誉权诉状怎么写?
起诉恶意诽谤他人名誉权的起诉状,要写明原告及被告的个人基本信息,诉讼的请求,诉讼所依据的事实及理由,要介绍案件的基本情况,要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该起诉状,交纳诉讼费用。
10w+浏览
损害赔偿
恶意袭警罪判刑有哪些
[律师回复] 解析:
若有行为者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中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攻击,将构成犯罪性质为袭警的相关罪名,应被判处三年以下期限的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待罚;
倘若其行径再升级至极端,采用诸如使用枪支、管制刀具等危险工具,甚至尝试透过驾驶机动车辆撞击等手段来严重危害涉事人员的生命安全,那么面临的惩罚则是更为漫长的刑期,即在三年以上,但最多不超过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如若有人胆敢以暴力威胁方式阻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进行职务工作,应当受到法律惩治,具体处罚包括三年以下期限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以及应缴罚没款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发帖恶意诽谤公司侵犯名誉权怎么办?
发帖恶意诽谤公司侵犯名誉权的可以立即向司法机关诉讼来解决,有关侵犯名誉权的司法判决和量刑情况可以对照相关法律依据来进行处理,具体情况下,应当由司法机关在调查取证后作出处理。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什么情况下必须公诉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诽谤消拿罪如何由自诉方式转变为公诉形式,需遵循以下条件:
首先,在处理某些自诉案件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发现案件性质已不再符合自诉的基本准则与要求,那么这类案件便有可能被转为公诉程序处理。
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诸如侮辱、诽谤等特定类型的案件上,假设在这些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对国家利益造成了严重威胁,如因某次诽谤事件导致受害者不幸离世,或者引发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强烈愤慨情绪,乃至破坏了国家或国际间的稳定和谐关系,那么此类情况便有必要被认定为公诉案件;
其次,在调查某个案件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其所涉及的问题远超过原定罪名范畴,那么也可能需要将其转变为公诉案件,以便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审查和裁决;
再者,在某些特殊情形下,例如自诉人在获取关键证据方面遭遇极大困难,他们有权提出申请,请求将案件转为公诉程序处理,随后公安机关将会启动新的严肃立案侦查工作,以确保最终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审判结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81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侵犯名誉权,诽谤犯罪吗?
诽谤罪的构成,是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和条件的。侵犯名誉权,诽谤犯罪吗?需要达到法律规定,如果仅是一般的诽谤,可能就只是侵犯名誉权,需要承担的是侵权责任。若情节严重,才会构成诽谤罪。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网络诈骗应纳入洗钱罪罪名吗
[律师回复] 解析:
在互联网上从事洗钱活动,无疑是违反法律规定的,甚至可能因此被判定涉及到洗钱犯罪。
根据刑法相关条款,凡是涉及洗钱案件的被告人,如果他们存在以下故意行为且情节严重者,则应依法受到严厉的刑事惩罚。
首先,这些人须明知自己所处理的资金或资产是来自于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以及金融诈骗犯罪等违法活动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
其次,他们必须为了掩盖、隐瞒这些非法资金或资产的来源和性质,而采取了以下任何一种行为:
1.提供资金账户给他人使用;
2.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等形式;
3.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帮助资金进行转移;
4.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
5.采用其他任何手段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
对于单位而言,如果其参与了上述洗钱活动,那么不仅要对该单位施加罚款的处罚,同时还应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分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若情节严重,则应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总的来说,洗钱犯罪是一项极其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会对个人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远离洗钱犯罪,共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
【洗钱罪】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金融票据、有价证券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32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造谣诽谤罪处罚标准是多少
[律师回复] 解析:
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蓄意制造虚假信息、进行恶意诽谤的行为,我们将视情节轻重分别处以五天以内的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可能被处以五天以上十天以内的拘留,同时还需缴纳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而当这种行为达到严重程度时,便会构成犯罪,按照我国刑法中的侮辱罪、诽谤罪来进行定罪量刑。
所谓的造谣、诽谤,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尊严,破坏他人的名誉声誉。
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
首先要承担的是民事赔偿责任,如果尚未达到犯罪的标准。
然而,如果有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了辱骂、恐吓他人的行为,且情节恶劣,已经破坏了社会秩序,那么这就属于犯罪行为。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随意辱骂或恐吓他人,且情节恶劣,那么他将会面临寻衅滋事罪的指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了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难以彻底清除等特点,借助网络进行辱骂、恐吓他人,其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任何人不得以暴力或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也不能捏造事实进行诽谤,否则情节严重者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在此之前,只有受害人主动提出告诉,才能启动刑事诉讼程序,但如果该行为严重危害了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则不受此限制。
此外,如果通过信息网络实施了法律规定的行为,而受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告诉,但由于提供证据存在困难,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2w人正在咨询
别人诽谤我名誉怎么办
现在有一些人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当街破骂,甚至顾请水军在网络上进行造谣,严重影响到他人生活的安宁,也影响到其家庭和睦,情况更甚的可能会因为网络暴力直接导致受害者不堪重压而自杀身亡。此时面临他人的造谣和诽谤,我们能够做的是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几次属于诽谤罪吗判多少年
[律师回复] 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若利用互联网恶意诽谤他人,且同一诽谤性言论实际被点击或浏览次数达到了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也超过了500次,便应视为“情节严重”,可能会触犯诽谤罪。
此外,此类案件通常属于自诉案件范畴。
对于情节较为严重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等刑事处罚。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以达到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司法实践中,若犯罪嫌疑人能够主动退回赃款,或者将款项交由公安机关保管,那么其申请取保候审的成功率将会相对较高。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以及人民法院在收到取保候审申请之后,必须在七日内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需将保证金如数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通知保证人解除担保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590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名誉权的诽谤构成犯罪吗?
如果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