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审稿专业委员会3轮严审

您好,诽谤他人导致自己轻伤,这样情形严重,谢谢

帮助5人 3.2w浏览 匿名 2019-08-28 云南昭通
问题相似?试试立即获取解答吧~
律师解答 共1条
  • 法律咨询顾问
    法律咨询顾问
    咨询我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具体分为以下几个认定标准:
    (一)数量标准
    《解释》第二条第
    (一)项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一个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信息被众多人所点击、浏览而知道,就说明被害人的名誉已经受到损害,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
    被点击、浏览次数确定为“五千次”,是依据实证调研的结果,也参考了有关司法解释的先例。被转发次数确定为“五百次”,与被点击、浏览次数保持一比十的关系,是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听取了专业部门意见,进行了技术论证,严格审慎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解释》规定的上述数量标准,是指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者被转发次数。这就意味着,在计算具体数量时,应当扣除被害人自己点击、浏览或者转发的次数,也应当扣除网站管理人员为维护网站而点击等的次数。此外,还应扣除其他故意虚增而点击等,导致统计失真的次数。
    (二)危害后果标准
    《解释》第二条第
    (二)项规定,“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如果网络诽谤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造成上述后果,显然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构成了犯罪。此种情形就不问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或者被转发次数,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三)主观恶性标准
    《解释》第二条第
    (三)项规定,“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应当认定为诽谤行为“情节严重”。体现了刑法对行为人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的重视和评价。
    对于这种屡教不改,反复恶意诽谤他人的行为人,不论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转发的次数,也不论是否造成被害人或者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后果,也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
    全文
    13 2019-08-28
文章涵盖面广,如需要针对性解答,可立即咨询小助手
咨询助手
24小时在线
立即咨询 >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解答仅供参考,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展开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628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您好,诽谤他人导致自己轻伤,这样情形严重,谢谢?
一键咨询
  • 157****47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56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07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5****607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60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466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37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133****68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113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73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6****681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西双版纳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5****35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7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54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303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505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232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717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36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11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昆明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476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315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405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036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怒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324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昭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58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0****26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文山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临沧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078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3****164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7680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玉溪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35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285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73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503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丽江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08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大理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575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8****265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365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保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326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147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40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644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红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普洱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640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5785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087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楚雄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6****2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2****260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358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7****1277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曲靖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7648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德宏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为您推荐
徐州188****9175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苏州178****2100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常州156****9204用户4分钟前已获取解答
毁谤和诽谤这两个词有区别吗?
诽谤是指无中生有,随便说他人坏话,随意毁坏他人名誉;毁谤是指因言语将攻击我的嘲讽话去危害他人名誉。诽谤罪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使对方精神受到伤害的情节严重的行为。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轻度袭警罪量刑标准最新
[律师回复] 解析:
如果行为人运用暴力手段攻击正处于合法履行职责的人民警察,将被判定为袭警罪,并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甚至管制。对于实施更为恶劣的犯罪,例如,采用枪支或管制刀具进行攻击,或者利用驾驶机动车辆进行撞击等方式严重威胁他人生命安全的罪犯,他们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外,如果有人以暴力或威胁的方式阻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那么他们将会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的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
【妨害公务罪、袭警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150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解除刑事拘留的情形有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1、对于被拘留者,相关部门应当依法出具《释放证明书》,并且在文书当中明确记录释放理由。
2、对于符合法定情形之一的被拘留者,在做出释放决定的同时,必须遵循法律程序,撤销相关案件,不得以简单的释放代替复杂的司法程序。
3、对于经过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审查后未予批准的被拘留者,应当立即进行释放,并向其发放《释放证明书》。在此情况下,公安机关如需进行补充侦查或申请复议复核,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变更相应的强制措施。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盗窃罪和寻衅滋事罪哪个严重
[律师回复] 解析:
关于最为常见的盗窃犯罪行为如何量刑,主要取决于具体案件情况。如果同一个被告人同时触犯了两种不同的罪名,那么将依照现行法律规定进行数罪并罚处理。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条文的明确规定,对于实施寻衅滋事罪的罪犯,其行为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应当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对于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其价值在一千元至三千元之间、三万元至十万元之间以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之间的,应当分别被认定为刑法所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数额特别巨大”。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盗窃数额达到较大标准的罪犯,应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且可能面临罚金的处罚;对于盗窃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的罪犯,则应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样可能面临罚金的处罚;
至于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罪犯,则应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可能面临罚金或没收财产的严厉惩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没解决?试试问律师吧~
精选本地好评律师,为您提供1对1专业解答
立即问律师
如何举报公司诽谤自己?
可以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举报公司诽谤自己,当然了,如果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没有办法完成维权的话,是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的。如果确实是属于一种违法犯罪行为的话,也是可以向法院提出自诉的。
10w+浏览
刑事辩护
行贿罪自首可以从轻处罚吗
[律师回复] 解析:
针对涉嫌提供行贿罪的人士如若选择自首,相关法律制度将根据犯罪情节的恶劣程度,参照已设定的法定量刑标准,从而给予适当的减轻甚至从轻制裁。自首是指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行为之后,能够主动投案并向公安机关、司法机构或其他相关部门坦白交代其所犯下的罪行。对于那些选择自首的犯罪分子,法律会给予他们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如果犯罪情节相对轻微,甚至有可能获得免于刑事处罚的宽大处理。
此外,行贿者在被追究责任之前主动承认并交代其行贿行为的,也可获得相应的减轻处罚乃至免于刑事处罚的优待。这是专门为行贿者自首而设立的特殊法律条款。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第三百九十条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如何举报公司诽谤自己?
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如何举报公司诽谤自己?的问题带来帮助。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包含在名誉权里吗
[律师回复] 解析:
1.诽谤罪所侵害的客体同样与侮辱罪一致,均系他人的人格尊严以及名誉权;其犯罪的特殊之处在于,本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自然人。
2.诽谤罪在客观行为层面,其表现在于行为人实施了编造及传播某种虚构的事实,这些事实足以贬低他人的人格和名誉,且情节较为严重。具体而言:
(1)行为人必须具备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也就是说,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完全是虚构的。若散布的并非毫无根据的虚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便对他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损害,也无法构成诽谤罪。
(2)行为人必须实施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这里的“散布”,是指在社会公众面前广泛传播。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个人进行的,虽然不必指名道姓,但只要能够从诽谤的内容中明确得知被害人是谁,便可构成诽谤罪。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方能构成诽谤罪。尽管存在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若未达情节严重之程度,则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3.诽谤罪的主体条件为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皆可成为诽谤罪的主体。
4.诽谤罪的主观要素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后果,同时还期望或放任这一结果的发生。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817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
获取专业解答,11w人正在咨询
怎么算诽谤罪这项罪名成立
1、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上必须是故意。
10w+浏览
损害赔偿
盗窃罪是不是轻微的
[律师回复] 解析:
若窃取之财物数额较小且行为人系初次触犯法律,并对其犯罪事实有所悔悟,则可判定此为情节轻微之事节。对于此类犯罪情节轻微之人,如无需判以刑事惩罚便可达到惩戒效果,则可免予刑事处分。盗窃罪情节轻微者,始末皆不应属于结果加重犯范畴。随后,应依据犯罪目的与动机、犯罪人一贯表现,例如犯罪中止、立功、自首等情节,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是否能够予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其次,关于盗窃公私财物之行为,若涉及数额较大,或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等情况,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还需承担罚金责任;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将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相应罚金;而若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同时还需承担罚金或没收财产的责任。
在个人盗窃公私财物方面,“数额较大”的标准定为一千元至三千元人民币;“数额巨大”的标准则设定为三万元至十万元人民币;
至于“数额特别巨大”,其标准则为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人民币。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快速解决“刑事辩护”问题
当前664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朋友涉嫌帮信罪被异地带走严重吗
[律师回复] 解析:
1.举例来说,若该行为被认定为“情节严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涉事者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但是,如若情节尚属轻微,且并未给他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能够及时进行赔偿的话,那么法院在裁决时便可能酌情给予适当减刑,最轻程度可能只判处数个月监禁或适用缓刑。
2.对于涉及多个同级别人民法院均具有管辖权的案件,应由最早受理此案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考虑将案件移交至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进行审理。倘若存在多个有管辖权的法院均不愿接手此案,或者出现争抢管辖权的情况,则应由这些有管辖权的法院共同向上级法院提交申请,由上级人民法院来最终确定案件的管辖权。
3.关于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量刑问题,需依据具体案情进行判断。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此类罪犯可能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罚金。
此外,若单位犯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则应对单位施加罚金惩罚,同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按照上述针对自然人的量刑标准进行相应处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六条
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审判。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七条
上级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管辖不明的案件,也可以指定下级人民法院将案件移送其他人民法院审判。
《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5869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这个诽谤罪散布标准是什么
一般来说,这个诽谤罪的散布标准是:一个就是用言语散布、还有一个就是借助其他特定的方式或文字来进行散布即用这个字报、图画、报纸、图书、书信等等方式来进行散布,这样一样是会构成诽谤罪的。
10w+浏览
损害赔偿
诽谤罪网红事件怎么处理
[律师回复] 解析:
对于任何人而言,捏造事实并对他人进行恶意诽谤,只要情节严重,便将面临最高可达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然而,若仅仅存在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而未达到情节严重的标准,那么就无法按照诽谤罪来定罪量刑。
至于何谓情节严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捏造事实对他人的人格尊严及名誉造成了严重损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所产生的恶劣影响;以及诽谤他人至其精神失常甚至导致受害人自杀等极端情况。
在具体案件中,如果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都应视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1)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在信息网络上广泛传播,或者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此类言论;
(2)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成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然后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3)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却仍在信息网络上散布,且情节恶劣者,应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处。
此外,利用信息网络进行诽谤他人,如果符合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均应视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1)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2)扰乱公共秩序;
(3)引发民族、宗教冲突;
(4)诽谤多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
(5)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
(6)造成恶劣的国际影响;
(7)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情形。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快速解决“损害赔偿”问题
当前6491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盗窃罪免于处罚的情形是什么
[律师回复] 解析: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构成盗窃罪但符合特定条件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考虑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
首先,当犯罪分子所盗取的公私财物价值达到一定标准,同时他承认自己的罪行并表达悔意,并且愿意归还所盗财物或赔偿受害者损失,更重要的是,他具备以下任何一种情况,那么即使情节轻微,也可以考虑不起诉或者免于刑事处罚,甚至在必要的时候,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处罚:
(1)存在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
(2)虽然参与了盗窃活动,但分得的赃物较少且并非主谋的;
(3)得到了受害者的谅解;
(4)其他情节轻微、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情况。
其次,如果犯罪分子偷拿的是家庭成员或近亲的财物,并且得到了他们的谅解,那么通常情况下,这种行为不应该被视为犯罪;
然而,如果需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从宽处理。
然而,如果犯罪分子实施的是盗窃未遂行为,但满足以下任一条件,都必须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作为盗窃目标的;
(2)将珍贵文物作为盗窃目标的;
(3)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顶部
律图法律咨询 发来一条私信

你好,您的法律问题还没有找到满意的答案吗?可以直接私信我单独沟通哦~

温馨提示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律师
律图法律咨询 24h在线
18万+

认证律师

15亿+

普法人次

9

最快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