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条是日常生活当中使用的比较频发的一种文书,主要就是为了证明双方之间存在借贷关系,防止日后产生纠纷的一种凭证。关于借条,我国法律当中是作出了诉讼时效规定的。那么借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
1、注明还款期限的借条,按照《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从其注明的还款期限之日起计算为两年。
2、没有还款期限的借条,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要求还款,诉讼时效从权利人主张权利之时开始计算。
3、在两年内,权利人再次主张权利的,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4、除非出借人在借款人出具借条20年内不主张权利,才会超出法律时效。
......
在生活中,借贷行为时常发生,很多人认为欠条和借条是同时订立的,其诉讼时效也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欠条和借条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而在诉讼时效上面也是有所差异。那么借条的诉讼时效如何确定呢?
1、要看借条写内容,如果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从出借人要求还款之日起算两年。
2、借条上写明还款时间的,则从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算两年。
3、借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还款。
4、借条属于债务纠纷,只要债权人有证据表明在诉讼时效期间内主张过权利,诉讼时效便重新计算,但是诉讼时效最长不超过20年。
借条是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使用到的协议书的一种,通常情况下借条当中都会约定还款的时间,日后要是发生纠纷的话也可以以此时间计算诉讼时效。那么要是借条当中没有约定还款时间的话,借条的诉讼时效该如何计算呢?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对其民事权利给予保护的权利的法律制度。
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 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第一百四十条规定: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在生活中我们如果找一个人借钱或者别人找自己借钱的话双方都是需要签订借条的,借条是双方的凭证也是保障双方利益的重要工具,那么借条的有效期是多久呢?
借条的有效期,是诉讼的有效期,又叫“诉讼时效”。其诉讼时效按《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执行,从借条载明的书写日期的次日起开始计算。
不论那种情况借款,只要是债务人到应该还款而不还款时,如果债权人要走诉讼这条路,这才说得上“有效期”三个字。
如果借条上没有写明还款日期,那么,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还款,债务人也可以“随时”向债权人还款。没有写明还款时间,诉讼时效是无期限的,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
......
您是否想过我们收到或写给别人的借条的法律效力是怎样的呢?难道借条自当事人签字起就一定具有法律效力吗?
如果说借条相对详细,并且当事人智力正常,神智清醒的情况下签订的,法律效力相当于借款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
个人为了借款的事情状告法院,这是很普通又难办的事情,因为他们一般不注意细节问题,如诉讼时效,可能由于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而导致自己的权利得不到法律的保护。那么个人借条的诉讼时效是多久呢?
(一)注明了偿还日期的借条、欠条(包括过了诉讼时效后出具的欠条),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的次日开始计算。
(二)没有注明偿还日期的借条,诉讼时效起算点为债权人第一次主张权利之日的次日。
(三) 没有注明偿还日期的欠条(包括过了诉讼时效后出具的欠条),一般情况下,诉讼时效起算点为债权人第一次主张权利之日的次日,而不是大部分人认为的欠条出具之日的次日。特殊情况下,即履行期限届满后诉讼时效期间内出具的欠条。依据最高院个案批复,此类欠条诉讼时效(重新)起算点为欠条出具之日的次日。
......
图文杨伟萍律师回答
文章3345人阅读
音频778人收听
视频3240人收看
文章11792人阅读
图文张晓旭律师回答
图文吴敏律师回答
音频603人收听
图文张裕逵律师回答
文章542596人阅读
文章24020人阅读
文章1516人阅读
文章19144人阅读
视频690人收看
图文四川兵法律师律师回答
图文张晓旭律师回答
音频558人收听
音频667人收听
音频637人收听
文章13947人阅读
图文张裕逵律师回答
图文吴敏律师回答
图文刘政伟律师回答
图文陈珺律师回答
图文高天顺律师回答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