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个人账户存储问题一直是民生之大计,人们对于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关心日益急切。但是广大居民往往只关心面额,对于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的了解知之甚少。
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组成部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居民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个人缴费,集体经济组织补助资金,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社会公益组织或个人资助资金,政府补贴资金,利息等。
参保居民在参保缴费期间身故的,其个人账户本息一次性退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领取养老金期间身故的,身故次月停发养老金,其个人账户剩余部分一次性退给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
劳动者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常常因为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为了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国家要求职工在工作时缴纳养老保险,从而退休之后能够每月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那么养老金个人账户比例是多少呢?
一、养老金个人账户比例
各地单位社保缴费比例存在差异,每年的缴费比例也可能会调整,所以具体以当地当年政策为准。以下比例仅供参考:
划入个人账户时均按照8%的比例计入。
在职人员缴纳养老保险:单位的20%比例划入养老保险统筹,个人缴纳的8%全部划入个人帐户。
自由职业者身份缴纳:全部比例20%中的8%比例划入个人帐户,11%划入养老保险统筹。
二、养老金领取条件
......
养老一直是我们当今社会一个很热门的话题,养老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缴纳养老保险的时候,我们都把缴纳费用放入养老金个人专用账户,这个账户的余额也就叫做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那么这个账户余额是有什么用处呢?
在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一部分进入统筹,一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其中,个人缴纳部分(工资或社会平均工资8%),以及单位缴费(单位工资总额或社会平均工资20%-30%不等,视各地政策而定)中的3个点(约为个人工资的3%),共计11%,计入个人账户。有的地方个人账户记账规模为8%,全部为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的缴费,以及按国家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所产生的利率,都计入个人账户,称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
......
毫无疑问,很多人都认为参加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是养老的最佳选择,这是因为他们觉得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是政府行为。但是养老金个人账户计算是如何算的?
一、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
在社保账户中,有“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缴费基数均为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单位所缴费用相当于缴费基数的20%,进入社会统筹账户。个人所缴费用相当于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每月由单位代扣代缴。其中,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资金包括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
二、养老金计算方法
......
养老金是每个人都很关注的话题,当人们步入社会参与工作的时候,每年都会缴纳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为日后的老年生活多了一层基础保障。那么,养老金个人账户提取条件是什么?
1、参保人员死亡或出国(境)定居后,才能办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的一次性支取,其支取金额为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中的个人缴费部分的本息。办理一次性支付的参保人员所在单位须向公司社保部门提供:
①用人单位填写的《职工个人帐户一次性支付情况表》并加盖公章;
②参保人员死亡证明或出国(境)定居证明复印件;
③《职工养老保险手册》;
......
城镇职工在单位上班,发工资的时候会发现实际发的工资比签合同时候约定的金额要少。其实少的这一部分钱,是国家规定用人单位给职工缴纳保险中需要个人承担那一部分,给职工自己交了社会保险。如果参保人死亡了,养老金个人账户里的钱继承人能够继承吗?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本人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
如果参保人员死亡的,无论是在职时去世还是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时去世,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的余额,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可以依法继承的。
......
文章25279人阅读
文章129613人阅读
文章0人阅读
图文许河修律师回答
文章1100人阅读
文章1342人阅读
文章0人阅读
文章73000人阅读
图文律师回答
文章12507人阅读
文章322193人阅读
文章322495人阅读
文章23204人阅读
图文侯会茹律师回答
图文成雅倩律师回答
文章0人阅读
图文蔡明红律师回答
图文许河修律师回答
音频930人收听
文章81888人阅读
文章3503人阅读
图文翁丰云律师回答
图文杨权法律师回答
图文朱玉利律师回答
咨询3位律师回答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5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
打开微信
点击微信搜索框,输入「律图在线咨询」进行搜索
搜索结果如下图,点击关注即可
律师回复唯一通知渠道;
及时推送律师回复,避免短信拦截;
公众号也能找律师、咨询律师,还可以追问律师;
更多和您相关的专业文章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