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图

怀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

更新时间: 2022-06-08 09:29:34
律师解答: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不因女职工怀孕有所不同,怀孕职工所应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只同其工作年限相关。
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除此之外,怀孕职工还享有产检假、产假,在产检假、产假期间,视为出勤,工资福利不变。
罗浩律师建议:年休假和产假属于不同的假期类型,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女职工休产假,剥夺女职工的年休假。
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女职工的年休假申请,女职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待遇,即不低于日常工资的三倍。
用人单位可以根据业务情况,主动安排劳动者休年休假,避免产生劳动争议后,支付应休未休年休假待遇。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问题没解决? 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3138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怀孕职工带薪休假条例
一键咨询
  •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08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扬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045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548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22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1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4****577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京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684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 扬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1661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506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3004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7262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8****4707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445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1876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1****02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2****858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0****1802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135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8470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1773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5****8587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4****240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4044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1****5062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0613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21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86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8280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4****0178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3****360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宿迁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3****251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1****2635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0****612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无锡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0****6224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5****645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8****7385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8****0471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泰州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徐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4****8114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47****260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8****1008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4****3020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1****6663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1****4222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2****033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37****8371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0****5267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常州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3****1801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淮安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6****6266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6****4836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盐城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连云港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苏州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75****6286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镇江用户4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南通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带薪休假条例实施细则
第五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以上的,年休假15天。累计工作年限的计算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10w+浏览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山东省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10w+浏览
劳动纠纷
怀孕了可以休有薪休假吗
[律师回复] 【法律意见】 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3、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应全拿。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四条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313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3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入职半年怀孕可以带薪请假?
产假期间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不能享受的,由单位支付生育期间的工资,标准不得降低。因此,无论你入职多久,你的产假收入都能得到保障的。
10w+浏览
劳动纠纷
12周前怀孕安胎流产有‘无假,是带薪休假,还是要照扣?
[律师回复]
只要员工和单位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单位拖欠员工工资,员工可以员工可以先和单位进行协商;在协商不成的情况下,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由劳动部门进行调节;在调节不成的情况下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裁决。员工可拨打12333针对投诉相关事务进行咨询。依据《工资支付暂行条例》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未解决?即刻提问 >
已帮助 3亿+ 用户解决法律难题
我国的带薪休假条例是什么?
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10w+浏览
怀孕后的有薪假有休息期间吗
[律师回复] 【法律意见】 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3、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应全拿。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四条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快速解决“劳动纠纷”问题
当前3138位律师在线
立即咨询
怀孕期间有薪假吗,休息期间休息期间有薪假吗,工龄
[律师回复] 【法律意见】 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3、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应全拿。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四条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怀孕期间,可以休有休息期间休息的有薪假吗
[律师回复] 【法律意见】 1、首先,产假期间公司发放的工资和社保局发放的生育津贴不能同时享受。生育津贴的计算方法为:月缴费工资30天×产假天数。 2、如果单位有交社保,产假期间企业无需向职工支付工资,而是由公司凭女职工的生育凭证,到生育保险基金处为其申请生育津贴,以生育津贴作为女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 但是,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生育保险费基数低于女职工上年度平均工资收入,那么将导致女职工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其正常出勤期间的工资,企业需要予以差额补足。   3、如果单位没有交社保,产假期间公司应当按正常出勤发放工资。 产假工资规定:产假,工资应全拿。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四条 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降低其基本工资。 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问题紧急?在线问律师 >
3138 位律师在线,高效解决问题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是什么?
第一条 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10w+浏览
公司经营
浏览更多不如直接问
获取专业解答,125200 人正在咨询

首页

找律师

立即咨询(99%用户选择)

法律咨询热线

建议拨打时间

严禁采集,违者必究

©2004-2024 m.64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8055号-1   隐私保护 投诉建议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