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工伤,需先进行工伤认定,确认是否为工伤,再做劳动能力鉴定,即使是轻微伤,伤残等级也以鉴定结果为准,不同等级赔偿不同。赔偿项目包括实报实销的医疗费,如诊疗费、药费等;停工留薪期工资,单位按月发放且工资福利不变;生活不能自理时单位负责护理;构成伤残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具体赔偿依鉴定、本人工资等确定,建议尽早申请认定和鉴定索赔。
工伤案件获赔时间不确定。工伤认定方面,受理申请后一般60日内出结果,事实清晰的15日内可完成。劳动能力鉴定通常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完成,特殊情况可延长30日。单位缴纳工伤保险的,社保支付部分审核通过约一个月到账;若单位未缴,协商赔偿时间不定,协商不成走仲裁,一般45日,复杂的延长15日,还可能涉及诉讼,流程或数月甚至一两年。
我国规定,侵权赔偿和工伤赔偿在一定范围内可同时进行。从法律层面看,侵权赔偿基于侵权人过错损害他人权益,工伤赔偿则因劳动者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工作受伤由单位或保险基金担责。实际操作中,已足额获赔的医疗费等不再重复赔偿,但伤残补助金等项目劳动者可兼得。各地执行标准有差异,总体是通过两者并行保障劳动者权益。
工伤保险待遇范畴广泛,包含医疗费用、停工留薪工资等,具体赔偿金额取决于劳动能力鉴定等级和本人工资等。第三方侵权赔偿涵盖医疗费、误工费等,若构成伤残还有残疾赔偿金,数额参考实际损失与过错比重。实践中不同地区处理方式不同,有补差和双重赔偿之分。要及时进行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留存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
工伤赔偿打官司,首先要通过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需提前准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等证据;接着在规定时间内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提交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认定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之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赔偿,带上申请书和证据;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规定期限内起诉到法院,全程要留意时效并保管好证据。
工伤轻伤二级赔偿数额受多因素影响。赔偿项目包含医疗费用(实报实销)、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待遇发放)、11个月本人工资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离职时还有一次性工伤医疗和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依当地规定。如月工资5000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约55000元。护理费等按实际支付。建议及时认定和鉴定,协商赔偿,不成则仲裁维权。
工伤6级辞工的赔偿项目及标准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16个月本人工资;伤残津贴是本人工资的60%;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各地规定不同。辞工后,单位支付后两项补助金。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有高低限额计算规则。
矿工因工作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有获赔权利。首先要认定工伤,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申请,若单位未申请,矿工本人或近亲属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认定为工伤后,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医疗费用报销、停工留薪期工资等,伤残或工亡还有相应赔偿,具体依认定及鉴定结果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