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追回的可能,但概率很低,需要受害人配合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网络诈骗案件一般比较难破,调查取证不方便,破案时间会比较长,不利于追回受害人损失。作为受害人,积极主动联系警方,提供尽可能多和详细的助于破案的信息,有利于尽快抓到罪犯,追回损失。
如果微信上因为轻信别人的话而随意转账了几百元在法律上是没有达到严重的诈骗地步的,所以尽管报警也可能达不到马上破案追回钱财的效果,但是及时报警是受害者唯一救济的有效方式。
及时保留有效证据,当你收货的时候发现确实是假货,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证据。比如之前和商家沟通交流的聊天记录,还有用手机从各个角度拍下假货的照片,而且一定要保证假货的完整,好好的保存这些证据。以后投诉的时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网络诈骗案件可以直接拨打110报警,警务中心会联系附近的派出所与报案人取得联系,进行咨询问话做笔录,若被立案,警察还会联系报案人到派出所取立案通知书。我国现阶段其他举报渠道有现场举报、电话举报、互联网举报等。
根据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和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与“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按照目前法律规定,被骗去报警时,公安局关于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金额不少于3000元,低于这个金额是不会立案处理的。
卖家遭遇网络诈骗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权。首先要做好保留证据这一维权基础,留存聊天、交易记录等信息以还原事实。其次应立即向电商平台投诉,平台会据此调查处理。若损失较大,要及时报警并配合调查,符合立案标准警方会立案侦查。此外,还可在律师指导下走法律途径,起诉诈骗者要求民事赔偿。)
被短信诈骗通常应先报警走刑事程序,短信诈骗构成诈骗罪,由公安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以追究刑事责任。若诈骗造成被害人物质损失,可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在犯罪嫌疑人挥霍财物无法追回等情况时,被害人可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但需充分举证。建议遭遇诈骗第一时间报警并配合,保管好相关证据,单独诉讼可咨询专业律师。)
网络诈骗2800元大多能立案。司法解释规定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应立案追诉,但各地会依经济水平制定本地标准,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2000元就可立案,2800元通常符合立案条件。若遭遇此类诈骗,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尽可能提供聊天、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以助破案、维权追责。)
拘留时间因情况而异,诈骗案刑事拘留通常不超14天,流窜、多次、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最长37天,之后进入侦查、审查起诉阶段。侦查羁押一般2个月,可经批准延长;审查起诉通常1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15日,补充侦查限2次,每次1个月。开庭时间不定,受案件复杂程度和证据收集情况影响,需结合具体进展判断。)
面对对方的侵权指控,需视实际状况处理。若对方故意编造事实、隐瞒真相以骗取钱财等利益,可能涉嫌诈骗。判断是否构成诈骗,关键看其主观有无非法占有意图、客观有无欺诈行为,如无知识产权却编造证据索赔获利就可能构成。若对方确有权益,仅侵权认定有分歧,一般不算诈骗,可积极应对或报警让公安审查。)